出自唐白居易的《元相公挽歌词三首》
拼音和注音
qín shū jiàn pèi shuí shōu shi , sān suì yí gū xīn xué x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收拾:①整顿;拾掇。②维修;修补。
书剑:书和剑。学书学剑。谓学文学武。
琴书:琴书qínshū[story-telling,mainlyinsong,withmusicalaccompaniment]一种在扬琴伴奏下说唱故事的曲艺形式柳州琴书
学行:学问品行。
新学:新学xīnxué初学;亦指初学的人特指汉末王莽新朝时的古文经学;又指北宋王安石的经学。
遗孤:遗孤yígū父母双亡的儿童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铭旌官重威仪盛,骑吹声繁卤簿长。后魏帝孙唐宰相,六年七月葬咸阳。
墓门已闭笳箫去,唯有夫人哭不休。
苍苍露草咸阳垄,此是千秋第一秋。
送葬万人皆惨澹,反虞驷马亦悲鸣。
琴书剑珮谁收拾,三岁遗孤新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