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萨都剌的《题四时宫人图四首(其四)》
拼音和注音
xiǎo nǚ shǒu wǎn dà nǚ yāo , xiào kàn kǒng què shuāng cuì qià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孔雀:动物名。鸟纲鹑鸡目雉科。形略似雉,体长三尺余,翼短小,雄者特壮丽,尾有长羽,能开张作扇状,极美观,为闻名观赏鸟,产于热带。也称为「凤友」。
小女:1.女儿中之年龄最小者。2.年幼的女儿。3.对他人称己女的谦词。4.女儿对父母尊长自称。
萨都剌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原诗
锦屏三面围绣床,沈香椅上凤褥光。
美人端坐袖双手,临眉半蹙愁夜长。
椅后一女摇白羽,一女执缨更回顾。
一女乌帽金缕衣,玉指纤纤携小女。
小女手挽大女腰,笑看孔雀双翠翘。
可怜美人独自坐,翠竹雪响风前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