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白居易的《寒食夜》
拼音和注音
sì shí jiǔ nián shēn lǎo rì , yì bǎi wǔ yè yuè míng tiā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九:十分之九。谓绝大多数。《庄子·寓言》:“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巵言日出,和以天倪。”唐韩愈《平淮西碑文》:“凡蔡卒三万五千,其不乐为兵,愿归为农者十九,悉纵之。”曹靖华《飞花集·忆当年,穿着细事且莫等闲看!》:“如此‘土气’的穿着,加之满口土腔,甚至问路,十九都遭到白眼。”
五夜:即五更。指戊夜,即第五更。
一百:十个十是一百,人们会把一百当作美满、圆满,也表示十全十美一个轮回循环。
明天:1.今天的下一天:今夜台风来袭,不知~要不要上班?2.不远的未来:展望美好的~。
百五: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原诗
四十九年身老日,一百五夜月明天。抱膝思量何事在,痴男騃女唤秋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