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楼早起二首

其一
面湖楼好纳朝光,夜梦分明起辄忘。
但记晓钟来两寺,一钟声短一声长。
其二
湖上朝来水气升,南高峰色自崚嶒。
小船看尔投西岸,载得三人两是僧。

作品评述

《湖楼早起二首》是清代诗人江湜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清早起床时湖楼的美景和一系列与时间、自然、人物相关的情景。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其一:面湖楼好纳朝光,夜梦分明起辄忘。
但记晓钟来两寺,一钟声短一声长。

译文:
面对湖畔的楼阁,善于收纳朝阳的光辉,夜晚的梦境清晰起床后便遗忘。
只记得两座寺庙的晨钟,一座钟声短促,一座钟声长久。

诗意:
这首诗以湖楼早起的景象为背景,表现了作者清晨起床的情景和周围环境的变化。作者在湖畔的楼阁中,能够欣赏到初升的朝阳的美景,但夜晚的梦境往往在清醒后就会忘记。诗中提到了两座寺庙的晨钟声,一座钟声短促,一座钟声长久,这种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人生的瞬息万变。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湖楼早起的景象,展示了作者对自然和时间流逝的感知。诗中以湖楼为视角,表现了早晨初升的朝阳洒在湖面上的美景,给人以宁静和宜人的感受。同时,诗人对夜晚的梦境的遗忘也反映了时间的流转,暗示人生的短暂和无常。而两座寺庙的晨钟声短长不一,更加强调了时间的变幻和不可预测性。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清晨的景色和时间的流逝,给人以淡远、恬静的感受,展示了江湜细腻的诗境和对生命的思考。

作者介绍

江湜 (shí )(1818~1866)清代诗人。字持正,又字弢叔,别署龙湫院行者,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诸生。三与乡试,皆不第,出为幕友,历山东、福建等省。在京师得亲戚资助,捐得浙江候补县丞。咸丰十年,奔走避兵,忧愤而死。诗宗宋人,多危苦之言。有《伏敔堂诗录》。《吴中先贤谱》 苏文 编绘。

江湜的诗作特色

  江湜遭逢离乱,半生辗转闽浙苏三地,生命历程与行旅密切联系,毕生心力凝结为《伏敔堂诗录》。诗集中行旅诗歌占百分之四十之多,这些诗歌记行述闻见,以漂泊、回归为内核,辐射出孤独、深愁、思乡、回归四类情感主线,于山程水景中抒写出一颗乱世愁郁的心魂。其诗自云:“平生参遍名家作,似为今时写此哀;写出浑疑哀已尽,明朝又上笔端来。”(《录近诗因书四绝》之一)也有少数诗作,如《流民》等,述及民间疾苦。其诗工力深厚,擅长白描,戛戛独造,造意遣词,力脱常径,自言其诗“脱略前人”,“意匠已成新架屋,心花那傍旧枝开”(《近年》),很为时人推重。近代陈衍称他是“咸、同间一诗雄”,“寻常命笔,每首必有一二语可味者”(《近代诗钞》)。近代金天翮说他“以清刚矫浓嫭”,“曲折洞达,写难状之隐,如听话言”(《答苏戡先生书》)。李慈铭也说他的诗“有劲气”。

江湜的生平

  江湜,咸丰时县学诸生,屡试不第,曾为幕僚,或作塾师,借以糊口。咸丰七年(1857)

  由其表叔彭蕴章为他援例捐了个从九品“分浙试用”的差使,在杭州都转盐运使营务处掌文书。太平军兵临杭州时,他从乱军中逃出,投奔到在温州任永嘉县令的好友陈子余处。未几老家传来噩耗:其父在苏州城破后,被太平军所杀,其母和一妹亦投水而亡。

  咸丰十一年(1861)避乱温州期间,夏游雁荡山(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境内)写下骚体《大龙湫题壁》:“嶂连云兮山四围,仰飞瀑兮从天来,倾万斛之珠玑,为我心兮写哀。噫!风尘澒洞兮故里为灰,非龙湫之宴坐将余生兮焉归?”。同治元年(1862)官乐清长林盐大使。次年调杭州佐治海运,同治三年(1864)秋再游雁荡,写下《雁荡归后作诗寄雪樵》:“有人重赴琼林宴,而我重为雁荡游。可笑荣枯同一瞬,未知名姓孰千秋?”

  江湜亦工书画但被诗名所掩。平生经历太平天国战争和鸦片战争,一生坎坷多舛,郁郁不得志,倾其全力作诗,病卒杭州,得年49岁。死前自作挽联:“天赋清才不登上寿,诗追变雅自居古人”。遗命自拟碑碣:“清故诗人江弢叔之墓”。据说江湜殁后,其族人有哭弢叔诗:我兄不尽误儒冠,误在家贫买一官,本却无心求利达,曷尝救得是饥寒?江湜著有《伏敔堂诗集》及《续录》。

诗词推荐

玉壶系青丝,沽酒来何迟。山花向我笑,正好衔杯时。晚酌东窗下,流莺复在兹。春风与醉客,今日乃相宜。

哲理

闻道家书至,山中不厌寒。近臣多白发,此老独黄冠。金少从供具,身轻莫据鞍。劳心为功业,持与世人看。

哲理

路转瑶坛背,阴崖石更奇。前峰堆冒絮,过雨扬游丝。暂问油囊酒,旋铺马鬛棋。却因争席处,转畏野人知。

哲理

海峤生片云,有时忽如盖。不挂飞来峰,悠悠拟何待。

哲理

旧游多不见,师在翟公门。瘴海空山热,雷州白日昏。片心应为法,万里独无言。人尽酬恩去,平生未感恩。

哲理

制电机锋不容拟,已逐惊飚落千里。人生万事孰为大,世上百年能有几。余蔬残肉岂能饱,包束乾坤归一指。今朝斋钵挂空墙,山前山后松风起。

哲理

夜语南堂新瓦响,三更急雨珊珊。交情莫作细沙团。死生贫富际,试向此中看。记取他年耆旧传,与君名字牵连。清风一枕晚凉天。觉来还自笑,此梦倩谁圆。

哲理

当年百啭建章宫,调入新诗丽曲中。老耳如今听不入,为谁犹自咽东风。

哲理

为人心切屡忘家,力量方知有等差。莫信空山葬冠剑,且吟古屋画龙蛇。

哲理

世人之所悦,多在纷华间。毛仙得趣处,白云满青山。飞楼俯空旷,登眺长怡颜。迹与云俱高,心与云俱闲。八极梅真人,乘云相往还。我亦懒出岫,时归坐云关。清吟抱幽独,何当共凭栏。

哲理

生在龙居最上层,重重碎玉簇孤藤。灵根旧说宜丹汞,仙种元无到马塍。风过乍疑吹佩响,日笼还似点酥凝。三年刻楮成何事,除却天工人不能。

哲理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去故都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出国门而轸怀兮,申之吾以行。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楫齐杨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心蝉媛而伤怀兮,

哲理

歌钟列。公堂盛会酬佳节。酬佳节。皇恩宣布,早梅争发。舞场椎鼓催回雪。金壶镟酒琼酥热。琼酥热。今朝不饮,几时欢悦。

哲理

散骑真前辈,休文即当家。泛舟成丽句,散绮见余霞。惊去沙鸥没,招来酒旆斜。春归何处觅,篱角见金沙。

哲理

云屏九折跨三休,公欲行春雪不愁。逗暖流澌鸣暗谷,送晴倒景漾层楼。似无似有草痕动,半落半开花气浮。婆饼焦声林外起,便从野渡唤横舟。

哲理

暖冰融雪浸疏梅,养住春风细细开。相赏阿咸清到骨,风流元自竹林来。

哲理

忠靖由来世不殊,昔年我亦见今謩。至今犹有家风在,却恨丘原起日无。

哲理

中兴尚有名臣子,江表能馀正始音。拟赞经纶须老手,更分符竹此何心。麒麟阁上风云旧,烟雨楼前山水深。世事由来偶然耳,公馀端不废清吟。

哲理

翰林碑立崔嵬上,待制诗题杳霭间。人天八万四千塔,便合推为第一山。

哲理

南花宜夏不禁凉,犹绕珍丛觅旧香。留得典刑传菊圃,别篘新酒待重阳。

哲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