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晚过西庵

游吟何处最宜频,谷木溪西第一邻。
竹径清风啼黠鸟,柴门落日对闲人。
穿云渐觉香裘重,照水惟怜白发新。
常得杖藜随去住,不须琴酌在芳春。

作品评述

《秋晚过西庵》是明代作家陈继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漫游吟唱何处最宜频,
山谷之木溪水畔第一邻。
竹径清风中鸟儿啼鸣,
柴门前落日照着悠闲人。

穿云渐觉香气袭人,
映照水中,只怜白发嶙峋。
常常拿着拐杖随处居住,
无需琴酌在芳春之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傍晚时分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和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自由悠闲的态度。诗人游吟于山谷之间的溪水畔,认为这里是最适合频繁游赏吟诗的地方。他的居所紧邻竹林,清风吹过时鸟儿在竹径上啼鸣。当太阳落下时,他坐在柴门前,享受着日落的美景和自己的闲适时光。

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他觉得自己的岁月渐渐增长,白发已经新添。然而,他并不担心,反而欣赏着这些岁月给他带来的香气和智慧。他常常随心所欲地拿着拐杖,随处居住,没有琴酒的繁琐束缚,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不需要等到春天芬芳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词以写景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自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描绘山谷、溪水、竹林等自然元素,展示了秋天傍晚时分的宁静和美好。同时,诗人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他喜欢漫游于大自然之中,享受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时刻。

诗词中的柴门、白发等形象,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和心境。他静静地坐在柴门前,对日落的景色感到赏心悦目,体现了他对平淡生活的欣赏和满足。诗人的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然而他并不忧虑,反而欣然接受,感慨岁月给他带来的香气和智慧。

整首诗词流畅自然,有着明代诗人常见的豪放风格。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自由、闲适和宁静的生活态度,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首诗词既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又表达了对自由、宁静生活的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岁序忽云夏,青春去安归。天清风气朗,游子怀芳菲。碧湖泛我舟,轻云湛晴晖。入谷山寂寂,缘溪水围围。悠然得幽憩,丹葩耀岩扉。鸟声自歌呼,竹色相因依。举觞伫遥念,日月如梭飞。平生静中愿,岁晚无相逢。

道者南行作胜缘,下穷有际上诸天。却来踏着铜峰路,可惜虚抛买屐钱。

因射构兹亭,序贤仍阅兵。庶民观礼教,群寇避威声。城垒前相壮,溪山势尽倾。宜哉百里地,浮鼓未尝鸣。

礼文有俶,祀事孔明。将以洁告,允惟齐精。自兴而往,聿观厥成。灵监下临,天德其清。

无心唯有白云知,闲卧高斋梦蝶时。不觉东风过寒食,雨来萱草出巴篱。

今岁无时不御寇,每年此际去防秋。琴散广陵今叔夜,笳声出室古刘畴。启沃欣承霖雨楫,流离安乐雁鸿洲。我自清时幸民着,茅柴薄晚妇能篘。

双纹八尺展雕床,莲艳方空夜玉香。雅秀冰姿延阁彦,岂应簪断作凄凉。

十事相寻九不谐,骨穷更值五行乖。人情厚薄且随分,世态炎凉休挂怀。家欲自丰无楮币,爨凭谁执有荆钗。如今且任眼前过,他日功名殊未涯。

不是山阴画,清流曲更方。欲知三面景,绝胜九回肠。

至人无滞迹,谒帝复思玄。魏阙辞花绶,春山有杏田。紫霞开别酒,黄鹤舞离弦。今夜思君梦,遥遥入洞天。

欲绝子期弦,肯鼓齐门瑟。谏官不足为,孰可凂少室。然当展素蕴,佐主为召毕。志在泽斯民,思与邹轲匹。难作遁世翁,江梅有佳实。

享厚功微每愧颜,辞容聊企汉疏贤。居民未睹黄公化,过客空疑绛老年。适用每惭龟手伎,全生真赖马蹄篇。从今风月知无负,鸭子陂中有钓船。

猗望舒,望三五。光璇仪,韵金缕。伟健笔,作奇语。谁知音,传乐府。

狐鸣鬼啸夜茫茫,元是官军旧战场。土伯不能藏碧磷,三三两两照前冈。

水放沙痕出,云将晚色昏。微茫上西渡,浩荡出南门。欹侧缘山罅,嵌空下石根。书崖无数墨,入寺两山髠。

天风万里拥霓旌,紫凤青鸾上玉京。故宅一区千古在,夜深惟有月华明。

常忆能吟一,房连古帝墟。无端多忤物,唯我独知渠。病愈囊空后,神清木落初。只因烽火起,书札自兹疏。清风江上月,霜洒月中砧。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寂寥从鬼出,苍翠到门深。惟有双峰寺,时时独去寻。

斾拥帆开照德星,天风高兴国风清。武夷仙仗知回也,各下禅云到地迎。

挂帘等月阑干曲。厌永昼、劳烟倦局。单衣汗透鲛绡缩。脱帽梳犀枕玉。移床就、碧梧翠竹。寄语倩、姮娥伴宿。轻风淡露清凉足。云缀银河断续。

东风敛夕霏,山色霭晴晖。天上银河落,潭边白练飞。深林啼鸟绝,危磴采樵稀。已冒垂堂戒,岗头一振衣。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