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

少小携书借隙光,宵眠常晏起常忙。
莫嫌茅舍曝朝日,犹胜板桥行晓霜。
藜杖久疏前阁老,桃花不记旧台郎。
自惭道学工夫浅,晚却逃儒入老庄。

作品评述

《警斋吴侍郎再和余送行及居厚弟诗各次韵》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少小携书借隙光,宵眠常晏起常忙。
莫嫌茅舍曝朝日,犹胜板桥行晓霜。
藜杖久疏前阁老,桃花不记旧台郎。
自惭道学工夫浅,晚却逃儒入老庄。

中文译文:
年少时带着书籍在光线透出的缝隙中借读,夜晚常常晚睡早起,忙碌不停。
不要嫌弃茅舍曝晒朝阳,仍胜过在板桥上行走时受霜露之苦。
拄着藜杖久未见的前任阁老,桃花却不怀念过去的官职。
自愧学问修养尚浅,晚年却追求逍遥自在的老庄思想。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刘克庄写给吴侍郎的回信,表达了他自身在学问修养上的自卑与追求自由的心态。诗的第一句描述了年少时借读书籍的情景,通过隙光借读书籍,展现了作者对知识的渴望和努力。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勤奋不息、忙碌努力的精神。

第三、四句表达了诗人不以简陋的茅舍和朝阳的照射为嫌弃,反而将其与行走板桥时的霜露相比,认为自己的境况仍然胜过过去。这里作者通过对比,展示了他对自己生活环境的满足和乐观的态度。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学问修养的自卑感和对老庄思想的向往。他自愧道学修养不够深厚,才晚年追求逍遥自在的老庄思想,此处透露出作者对自身学识的自谦与追求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学问和人生追求的思考,展现了他对自己的自我评价和对逍遥自在的追求。通过对比和对自身境况的满足,传达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作者介绍

刘克庄(一一八七~一二六九),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莆田(今属福建)人。宁宗嘉定二年(一二○九)以荫补将仕郎,初仕靖安主簿、真州录事。后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十二年监南岳庙。十七年知建阳县。以咏《落梅》诗得祸,闲废十年。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爲帅司参议官,二年除枢密院编修官,兼权侍右郎官,寻罢。淳祐六年(一二四六),以“文名久着,史学尤精”,赐同进士出身,除秘书少监,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七年出知漳州。八年迁福建提刑。景定三年(一二六二)权工部尚书、兼侍读,旋出知建宁府。五年因目疾以焕章阁学士致仕。度宗咸淳四年(一二六八)除龙图阁学士。五年卒,年八十三,謚文定。生前曾自编文集,林希逸作序,继有后、续、新三集。后由其季子山甫匯编爲《大全集》二百卷。事见宋林希逸《后村先生刘公行状》、洪天锡《后村先生墓志铭》。 刘克庄诗,一至十六卷以铁琴铜剑楼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爲底本,校以《四部丛刊》影印清赐砚斋《后村先生大全集》(简称砚本)、杨氏海源阁旧藏宋刻《后村居士集》(简称后印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十七至四十八卷以赐砚斋本爲底本,校以清冯氏{艹/广/卢}经阁旧藏抄本(简称冯本)、清卢氏抱经楼旧藏抄本(简称卢本)、翁同书校清秦氏石研斋抄本(简称秦本,凡採用翁氏朱笔校字,简称翁校)、清张氏爱日精庐抄本(简称张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珊瑚枕上玉箫横,一曲霓裳万里行。漫道九重宫殿远,岁曾掩得外边声。

遍阅芳园闲半昼。残花尚有榴裙皱。倦鸟投林云返岫。人影瘦。可怜身世为他囿。燕子飞来还忆旧。回头又是梅黄候。且尽一杯昌歜酒。凝睇久。晚风细雨沾衫袖。

大江南畔五松西,潘岳风流梦有诗。归路经从定留挽,昔教父老见旌旗。

孟冬改旦晓天寒,叶落归根露远山。不是见闻生灭法,当头莫作见闻看。

水国春雷早,阗阗若众车。自怜迁逐者,犹滞蛰藏馀。

两道苍松列翠幢,雨来浑似度桐江。恨无东绢堪图此,归伴蒲团挂北窗。

临北坂,望南山,山长水远主愽愽。钩有饵兮缗有竿,鱼深潜兮秋水寒,念王孙兮何时还。

贫游无定踪,乡信转难逢。寒渚暮烟阔,去帆归思重。潮平低戌火,木落远山钟。况是渔家宿,疏篱响夜舂。

平生信天公,颓然不作计。顾及虽非鱼,想见亦相似。潜深本其性,鱼亦非有意。浮阳或在渚,不能终自秘。或为饥所驱,危机在香饵。轻丝引纤钩,性命困刀几。鱼以味得烹,我以名自累。安得两相忘,容我从此逝。

天上何所有,历历种白榆。桂树夹道生,青龙对道隅。凤凰鸣啾啾,一母将九雏。顾视世间人,为乐甚独殊。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拜跪,问客平安不。请客北堂上,坐客毡氍毹。清白各异樽,酒上正华疏。酌酒持与客,客言主人持。却略再拜跪,然后持一杯。谈笑未及竟,左顾

名园一水绿潆洄,消得风流太守来。把酒哦诗真不恶,此时怀抱十分开。

春风吹船著吾溪,扶藜上读《中兴碑》。平生半世看墨本,摩挲石刻鬓成丝。明皇不作苞桑计,颠倒四海由禄儿。九庙不守乘舆西,万官已作鸟择栖。抚军监国太子事,何乃趣取大物为?事有至难天幸耳,上皇蹰蹐还京师。内间张后色可否?外间李父颐指挥。南内凄凉几苟活,高将军去事尤

一片他山石,巉巉映小池。绿窠攒剥藓,尖硕坐鸬鹚。水底看常倒,花边势欲欹。君心能不转,卿月岂相离。

鸟啼花笑暖纷纷,路入青云白石门。君到前头好看好,老僧或恐是茆君。

饯筵绿绕红围处,只这孩儿。两泪垂垂。不忍教人遽别离。别离不作多时计,千日为期。却恐归时。人道寻春已较迟。

尝闻圣主得贤臣,三接能令四海春。月满禁垣斋沐夜,清吟属和更何人。

风前不见玉壶水,追想欷歔泪欲横。官小仅能离令尹,家贫还祗似书生。深沉每见仁人勇,惠爱常留长者名。不负铭诗并篆字,千年松柏共佳声。

试邑来勾越,风烟复上游。江潮自迎客,山月亦随舟。海货通闾市,渔歌入县楼。弦琴无外事,坐见浦帆收。

灵山相识已平生,雨後精神见未曾。一朵碧莲三万丈,数来花片八千层。云姿雾态排天出,竹杖芒鞋欠我登。羡杀峰头头上寺,厌山不看是诸僧。

沉水香焚金博山,杜陵谁复与车还。马寻绮陌知何曲,人在珠帘第几间。法部乐声长满耳,上樽醇味易酡颜。更贫更贱皆能乐,十二重门不上关。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