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太清卢道士

上清道士未升天,南岳中华作散仙。
书卖八分通字学,丹烧九转定人年。
修行近日形如鹤,导引多时骨似绵。
想向诸山寻礼遍,却回还守老君前。

作品评述

诗词:《赠太清卢道士》(唐代)
作者:王建

上清道士未升天,
南岳中华作散仙。
书卖八分通字学,
丹烧九转定人年。

修行近日形如鹤,
导引多时骨似绵。
想向诸山寻礼遍,
却回还守老君前。

中文译文:

上清道士尚未升入天界,
他在中华南岳成为一位散修仙者。
他的书籍销售八分广泛,通晓文字学问,
他炼制的丹药经过九次转炉,能延长人的寿命。

修行至今,他的身形宛如仙鹤,
内功导引多年,他的骨骼柔软如绵。
他曾想遍访各大山川向山神献礼,
但最终他回到老君的面前,守望着道教的根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王建写给太清卢道士的赠诗,描述了太清卢道士的修行境界和他对道教的忠诚。

诗中通过描绘太清卢道士的修行历程,表达了他未能升天而成为散修仙者的境况。太清卢道士既通晓文字学问,又精于炼丹,通过九次转炉的炼制,他能够延长人的寿命,表现出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

诗中提到他修行至今,形如仙鹤,骨骼柔软如绵,这是对他修炼内功的成果的描绘,显示出他的身体已经达到了一种极致的状态。

最后两句表达了太清卢道士对山神的敬意和对道教的忠诚。他曾有意向诸山神献礼,但最终却回到老君的面前,守望着道教的根基,这表明他对老君的忠诚和对道教传统的坚守。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太清卢道士的修行历程和他的信仰态度。通过对修行者的描写,表达了对长生不老追求的向往以及对道教信仰的坚持,展示了唐代人们对于修仙和道教的兴趣和追求。

作者介绍

王建,婺源(今属江西)人。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进士。曾知鄂州崇阳县。事见清道光《婺源县志》卷一五。

诗词推荐

帘底陪清傍两年,愁城築得许能坚。诗章罢咏犹评画,管乐沈声却得蝉。花县无心听夜漏,英溪有日罢归船。敲窗更苦西风急,又揽閒情伴葛仙。

重阳节

急雨初收珠点。云峰巉绝天半。辘轳金井卷甘冽,帘外翠阴遮遍。波翻水精重帘,秋在琉璃双簟。漏永流花缓缓。未放崦嵫晼晚。红荷绿芰暮天好,小宴水亭风馆。云乱香喷宝鸭,月冷钗横玉燕。

重阳节

相公樽俎纳豪英,使者封章荐姓名。落日送愁离幕府,翔云随眼入边城。万蹄宛马休南牧,一啸燕姬慰北征。敌颈愤来还请系,雒阳前后有书生。

重阳节

烟暖土膏民气动,一犁新雨破春耕。效原眇眇青无际,野草闲花次第生。

重阳节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重阳节

吴苑新开第,都门遂挂冠。俄闻曳杖叹,未适散金欢。旧迹馀三径,高风戢一棺。只应名不朽,沈志史臣刊。

重阳节

野色苍烟阔,篷笼宿雨开。湖光与天接,林彩觉春回。心事归双鬓,年华付一杯。松江元赴海,流驶更须催。

重阳节

醉头一月不曾梳,共整扁舟又太湖。昔日舞雩多一唯,他人陋巷只如愚。

重阳节

凯入同高宴。饮至均多祜。昔往歌采薇。今来欢杕杜。善战惟我皇。胜之不窥户。推毂授神谟。余壮终能贾。浩荡金罍溢。周流玉觞傅。

重阳节

象魏才颁历,龙镳已御天。犹看后元历,新署永贞年。半岁光阴在,三朝礼数迁。无因书简册,空得咏诗篇。

重阳节

地偏人罕到,独榻拟禅床,欹枕圆残梦,推窗待晚凉。行云无定迹,新月不多光。安得君同社,清谈滋味长。

重阳节

懒惰已成癖,幽寻湖上台。应知千里近,动作半年来。一径草仍碧,两山梅未开。犹怜冲雨湿,路入乱云堆。

重阳节

管城子挟秋霜气,绛县人含松壑风。不是端溪石居士,分甘弃置一生中。

重阳节

屋边花萼自离披,屋底臞儒但著书。游冶郎君应冷笑,不能暇逸独可欤。

重阳节

十岁端平旧丙申,元贞重见丙申春。几灾几难到今日,诸父诸兄皆古人。未及悬车官已解,不能负贩子俱贫。细思多少同庚者,地下先埋富贵身。

重阳节

华盖拂紫微。勾陈绕太一。容裔被缇组。参差罗{罒/干}毕。星回昭以烂。天行徐且谧。

重阳节

大盗亦有道,诗书所不屑。黄金若粪土,肝胆硬如铁。策马渡悬崖,弯弓射胡月。人头作酒杯,饮尽仇雠血。

重阳节

峰势香炉直,溪流峡水潺。居然一兰若,唤作小庐山。老木千崖表,孤亭万竹间。明朝问征路,回首白云闲。

重阳节

春生夏长,淡饭粗茶。鱼投臭水,彩奔龊家。

重阳节

山谷青石牛,自负万钧重。八风吹得行,处处是日用。又将十六口,去作宜州梦。苦忆新老人,是我法梁栋。信手斫方圆,规矩一一中。遥思灵源叟,分坐法席共。聊持楚狂句,往作天女供。岭上早梅春,参军慙独弄。

重阳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