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三首

铄石流金苦异常,行人谁不困秋阳。
狂风忽送排檐雨,涤尽炎威作晚凉。

作品评述

《喜雨三首》是宋代文学家吴芾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喜雨三首

铄石流金苦异常,
行人谁不困秋阳。
狂风忽送排檐雨,
涤尽炎威作晚凉。

诗意:
这首诗以喜雨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喜悦之情。诗中描绘了雨水的炎热天气的凉爽和炎热天气的清新。通过形容雨水的降临,诗人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并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雨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雨水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首两句“铄石流金苦异常,行人谁不困秋阳。”描绘了炎热天气下的辛苦与燥热,使行人感到疲惫不堪。接下来的两句“狂风忽送排檐雨,涤尽炎威作晚凉。”则描绘了狂风突然带来的雨水,清洗了炎热的气息,给人带来了凉爽的夜晚。

整首诗通过描绘炎热天气和突如其来的雨水,展示了自然界的变幻和诗人对自然的感悟。诗中的喜雨是一种象征,既代表了自然界的喜悦,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奇,给读者带来了一种清新、凉爽的感受。

作者介绍

吴芾(一一○四~一一八三)(生年据集中诗我生甲申岁),字明可,号湖山居士,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年(一一一三)进士,歷删定官,秘书正字。以不附秦桧,罢。后通判处、婺、越三州,知处州。三十一年,召爲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户部侍郎,出知婺州。孝宗即位,知绍兴府,未几,召权刑部侍郎,迁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知临安府。以事提举太平兴国宫。干道三年(一一六七)起知太平州。五年,改知隆兴府。六年,以年老奉祠。淳熙元年(一一七四),以龙图阁学士致仕。十年卒,年八十。有《湖山集》二十五卷,长短句三卷,别集一卷,奏议八卷(本集附宋周必大序),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湖山集》十卷。《嘉定赤城志》卷三三、《宋史》卷三八七有传。 吴芾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湖山集》爲底本。参校民国李之鼎宜秋馆刊本(简称宜秋本)、《仙居丛书》排印本(简称仙居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神襟百虑不容侵,胜概乘閒偶访寻。趺坐岂无观水术,临流应有济川心。敛将蓬岛溶溶气,散作阳春字字金。郢曲调高人寡和,微生何敢缀雄吟。

闻道山中出入稀,偶来溪上笑谈微。野云不管田袍薄,寒逼瘦肤相伴归。

银浦寒无浪,金星澹不芒。初看霜是月,并爱月和霜。万里除纤翳,双清作一光。诗穷只欠许,穷我未渠央。

纷纷既晚宜无恨,尚忆当年献策人。小子何能初跃马,大臣不肯旧垂绅。叔孙处处偏知毁,景监人人总作因。格律摅情如前得,难禁孤泪湿新春。

冰姿雪艳。天赋精神偏冷淡。惟有清香。何逊扬州暗断肠。孤芳好处。消得骚人题妙句。皴寒枝。未必生绡画得宜。

妙净明心,一句全真。山河大地,日月星辰。舒肝沥胆,照彻古今。个中如不昧,遍界是黄金。

倚天峭壁屹崔巍,触石飞湍怒震雷。一镜澄清涵宇宙,四围空翠映楼台。炼丹道士老无寐,跨鲤仙人去不来。扫却平生尘土梦,此身便是小蓬莱。

雨露桑麻清夜话,晴明柳少年心。

云气笼阴隔荔萝,吾家曾住石南坡。秋风绕屋树声杂,夜雨落山溪水多。每有渔樵共谈笑,且无车马得经过。京师沙土眯人目,为尔传图情奈何。

鄱江英气锺三秀。

忆昔相从夜诵时,子垂两髧我初髭。梧桐叶落犹无睡,桃李春归总不知。我已悬车老岩岳,子方敛板走阶墀。莫嫌衰病人皆弃,桂岭梅花寄一枝。

碧草通樵径,青松夹寺门。已来亲眼见,难去对人言。

林壤欣欣乐有余,杖藜常及晓莺初。春风入户花开落,晴日当窗云卷舒。契阔经年千里面,平安满眼数行书。弟兄州县真劳尔,畴昔交游半石渠。

洪鳞每自藏深派,今朝钓得真奇怪。鼓棹惊波桑田改,三灾坏,恁时方称生涯在。

画堂银烛映歌钟,醉眼俄惊火树红。白玉屏深留晚艳,绛纱笼暖护春丛。阑干清泪非因雨,狼藉残煤总为风。更忆禁垣归路静,金莲随马散文虹。

壮岁崭头角,夷涂试著鞭。群公争倒屣,诸老亦忘年。论议倾朝誉,功名短世缘。神伤贤伯仲,同雨夜无眠。

日宫朝绝磬。月殿夕无扉。网交双树叶。轮断七灯辉。香尽奁犹馥。幡尘画渐微。借问将何见。风气动天衣。

曲沼朱阑,缭墙翠竹晴昼。金万缕、摇摇风柳。还是燕子归时,花信来后。看淡净洗妆态,梅样瘦。春初透。尽日明窗相守。闲共我焚香,伴伊刺绣。睡眼腾腾,今朝早是病酒。那堪更、困人时候。

碧桃花,春婉娩。未断尘缘,暂别瑶池宴。谪限迢迢应未满。乘月骖鸾。曾有深深愿。帝城赊,凤楼远。长寿杯深,此际谁人劝。闷倚屏山凝泪眼。百和烟中,细想千娇面。

窗下亲裁白苧衣,日长花影上阶迟。不堪杜宇啼春苦,又是去年肠断时。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