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兴三首

浴凤池边星斗光,宴余香满上书囊。
楼前夜月低韦曲,云里车声出未央。
去国何年双鬓雪,黄花重见一枝霜。
伤心无限厌厌梦,长似秋宵一倍长。

作品评述

《秋兴三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情感。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浴凤池边星斗光,
宴余香满上书囊。
楼前夜月低韦曲,
云里车声出未央。

去国何年双鬓雪,
黄花重见一枝霜。
伤心无限厌厌梦,
长似秋宵一倍长。

译文:
在凤池边洗浴,星斗闪耀明亮。
丰盛的宴会过后,香气弥漫满书囊。
楼前夜月低垂,听到远处悠扬的韦曲,
车声从云中传出,似乎还未到未央宫。

离开故国已过了多少年,双鬓已染上白雪,
秋天的黄花再次遭遇霜冻。
伤心的思念无尽无休,梦境不断地困扰,
仿佛秋夜的时间变得比平常长一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独特的笔触表达了秋天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先,诗人通过描绘浴凤池边的星斗光和宴会的繁华,展现了秋天的壮丽和丰收的景象。接着,他通过楼前夜月的低垂和远处的车声,营造了一种寂静和凄凉的氛围。这种对比使得秋夜的景色更加深刻。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轼表达了自己离开故国已经多年,双鬓已染白的心情。黄花再次遭遇霜冻,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他的思念之情无法抑制,不断地困扰着他的梦境。诗词最后一句"长似秋宵一倍长",通过对时间的夸张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孤寂。

整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对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示了苏轼对故国的思念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这首诗词既有对秋天景色的细腻描绘,又融入了诗人的个人感情,使得诗句充满了情感的力量,给读者带来深深的触动。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扪云袅栈入青冥,鞿马铃骡傍日星。仰踏剑棱梯万仞,下缘冰岫杳千寻。山花织锦时聊看,涧水弹琴不暇听。若比争名求利处,寻思此路却安宁。

万物迎春兔目开,亭亭圆影覆莓苔。孤根信得全身地,可待山中养不材。

谁将东湖光,敛作大圆鉴。千峰就妆束,万旬互窥瞰。红消日脚明,绿净山影蘸。我来一登临,扁舟隐可缆。

门前不改旧山河,破虏曾轻马伏波。今日独经歌舞地,古槐疏冷夕阳多。

传语濠州贤刺史,隔年诗债几时还。因循樽俎疏相见,弃掷光阴只等闲。心在青云故人处,身行红雨乱花间。遥知别後多狂醉,恼杀江南庚子山。

梦幻空花,何劳把捉。得失是非,一时放却。

秋江平,秋月明,孤舟独夜万里情。万里情,相思远,人不见兮泪满眼。渡秋江兮渺然,望秋月兮婵娟。色如练,万里遍,我有所思兮不得见。不得见兮露寒水深,耿遥夜兮伤心。

江路疏篱已过清,月中霜冷若为情。不如折向金壶贮,画烛银灯看到明。

依稀九日明朝是,三径情知不到家。随分秋光关节物,桐川道上看黄花。

去年新霁独凭栏,山似樊姬拥髻鬟。个里宛然多事在,世间摇望但云山。

海角钓龙人杳杳,云间待雁路迢迢。若为借得山头石,每到高秋坐看潮。

欲从携手登高去,一到门前意已无。那得更将头上发,学他年少插茱萸。

多子塔前,风行草偃。育王门一,正令重行。掀翻旧日规模,从教佛祖乞命。不是第一句,亦非格外机。寸钉才入木,遍界火星飞。

种花鄙弱植,种柳恶连阴。主人种竹意,闓爽见灵襟。猗猗复劲节,凛凛况虚心。晚岁示贞操,清风应好音。扶疏高轩下,众景为萧森。世袭万户封,奚取千亩林。

乌鹊桥头双扇开,年年一度过河来,莫嫌天上稀相见,犹胜人间去不回。欲减烟花饶俗世,暂烦烟月掩妆台。别时旧路长清浅,岂肯离情似死灰。

乡人不识王有道,抔土空传唐校书。闻道遗诗尚多有,典型不似晚唐余。

天街月未沈,来者已駸駸。夜若可无睡,人应更有心。香凝衾正暖,灯隔帐如阴。亦欲呼童起,谁门能赏音。

对西风、鬓摇烟碧,参差前事流水。紫丝罗带鸳鸯结。的的镜盟钗誓。浑不记、漫手织回文,几度欲心碎。安花著蒂。奈雨覆云翻,情宽分窄,石上玉簪脆。朱楼外。愁压空云欲坠。月痕犹照无寐。阴晴也只随天意。枉子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见、长门青草春风泪。一时左计。悔不早荆钗

彩衣东笑上归船,莱氏欢娱在晚年。嗟我白头生意尽,看君今日更凄然。

富贵威权得自由,收融二子杀杨修。闲人于物无恩怨,那得仓舒只麽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