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郛

盖代才难看独手,众参闻见其来久。
流风莫盛元佑时,崛起谁当绍兴后。
嗟君探讨穷一生,心通文字难力争。
雀啄雪篱阁笔坐,虫吟露草繙书行。
已轻富贵须臾尔,万一姓名传野史。
只愁垂老绝知音,自送青编满朝市。
余之视君尚少年,题玉为珉何所贤。
期君更尽未死日,举世不信方知天。

作品评述

《送李郛》是宋代诗人叶适创作的诗词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代表才华难以被欣赏,众人闻听他的名字已久。
盛世如流风,谁能在绍兴之后崛起?
唉,你探索学问度过一生,心中通达文字却难以斗争。
你坐在篱笆阁上,听着虫鸣,翻开露水浸湿的书页。
你虽然轻视富贵权势转瞬即逝,但偶尔也担心你的名字将载入野史。
只是担忧你老去后无人知音,自愿把《青编》(指自己的著作)送给朝廷市集。
我看你仍年轻,题写玉石何其贤良。
期待你能尽力活到天命尚未结束的一天,世人不会相信,只有经历方能认识天命。

诗意和赏析:
《送李郛》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叶适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了对好友李郛的赞赏和祝福之情。诗中通过对李郛的境遇和人生态度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才华被忽视、志向未得到实现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李郛不畏艰难、坚持追求的敬佩之情。

诗中提到了盛世和绍兴时期,这是宋代的繁荣时期,社会风气昌盛,但也意味着竞争激烈,代表才华难以被看重。诗人对李郛的才华表示赞叹,认为他的才华应该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发展机会,然而盛世的光芒使得人们对于李郛的才华视而不见。

诗中还表达了诗人对李郛为求知苦苦追求的钦佩。诗人形容李郛坐在篱笆阁上,听着虫鸣,翻阅着湿润的书页,表现了李郛专注于学问的态度。诗人通过描写李郛的学问追求,表达了对他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敬佩之情。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李郛的期望和祝福。诗人希望李郛能够活到天命尚未结束的一天,让世人认识他的才华和价值。这是一种对李郛坚持追求的鼓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李郛人生的关切和祝福。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李郛的境遇和人生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佩和祝福之情。通过对李郛的赞美和期许,诗人也间接地表达了对自己才华被忽视和对理想追求的思考。这首诗词在情感上真挚而深沉,在表达上简练而有力,展现了宋代士人的风范和人生观念。

作者介绍

叶适(一一五○~一二二三),字正则,号水心,温州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授平江节度推官,改武昌军节度判官,浙西提刑司干办。召爲太学正,迁太常博士。兼实录院检讨。光宗即位,出知蕲州。入爲尚书左选郎官,迁国子司业。除太府卿,总领淮东军马钱粮。宁宗立,韩侂胄专政,宰相赵汝愚贬,亦被劾主管沖佑观。起爲湖南转运判官。迁知泉州。开禧初,除权工部侍郎。北征兵败,除知建康府兼沿江制置使。侂胄诛,以附侂胄用兵,夺职奉祠凡十三年。嘉定十六年卒,年七十四。有《水心先生文集》、《习学记言》等。《宋史》卷四三四有传。 叶适诗,以《四部丛刊》影印明正统十三年黎谅刻《水心先生文集》(其中诗三卷)爲底本。校以清光绪八年瑞安孙衣言校注本(简称校注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贱妾留南楚,征夫向北燕。三秋方一日,少别比千年。不掩嚬红缕,无论数绿钱。相思明月夜,迢递白云天。

前飞蜻蜓后飞蝶,桃叶杨枝每相接。谁家季女弄春妍,披烟映日窗户前。金雀双钗翠羽扇,缬屏黼帐文罗荐。娇羞年几十五多,将呈复隐奈愁何。流晖倏没百花暝,空持可怜谁作并。

一原英魄一山藏,回首怀忠道路长。天意未开南北限,要教北学王南方。

初平兄弟总神仙,化石为羊入上天。万里相期云上下,一江不隔水渊潫。对床夜雨吟诗烛,归櫂春风载酒船。此是人生真乐事,岸花汀草意无边。

风生崖木响,霭散洞门宽。幽径盘危入,青天一面看。三冬僧定煖,五月客游寒。纵有通神笔,亦应图出难。

西楼月下当时见,泪粉偷匀。歌罢还颦。恨隔炉烟看未真。别来楼外垂杨缕,几换青春。倦客红尘。长记楼中粉泪人。

遍礼南朝古佛宫,荆岑春去百花浓。江通楚蜀波涛壮,山入湖湘紫翠重。主杖穿云随白鹿,军持分水浴苍龙。欲知后夜相思梦,月落猿啼满竺峰。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迟迟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钗。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日月出又没,台城空白云。虽宽百姓土,渐缺六朝坟。禾黍是亡国,山河归圣君。松声骤雨足,几寺晚钟闻。

问俗周楚甸,川行眇江浔。兴随晓光发,道会春言深。回眺佳气象,远怀得山林。伫应舟楫用,曷务归闲心。

相逢一曲酒如渑,京口留欢去未能。波影满船烟雨散,瓜洲晚见隔江灯。

老去寡交游,孤吟倚石楼。风生云渐散,虹见雨初收。苍莽天将暮,凄清气似秋。玄猿慰岑寂,长啸碧峰头。

案体无尊骨,畦丁有贱蔬。凫鹥凭岸泛,云海占空虚。妇老能论旧,儿痴尚带吴。旁人如见问,老子即迁居。

清秋吟更僻,况复古亭间。少梦虫声碎,无风树影闲。月华澄曲沼,霜气满空山。不见张夫子,谁人共往还。

万里长鸣望蜀门,病身犹带旧疮痕。遥看云路心空在,久服盐车力渐烦。尚有高悬双镜眼,何由并驾两朱轓.唯应夜识深山道,忽遇君侯一报恩。

山椒敞禅扃,幽欣失微倦。密林稍深沉,新笋亦葱蒨。磴折迎空香,台虚得清啭。芸芸趋前尘,往往遗胜践。始知佛力宏,能使地灵见。市声俯一席,山色照三面。郡小览易穷,兴高赏难遍。微生谅何缘,周流散遐眷。

一夜桂花发,千岩风露香,树经秋几过,人在月中央。不预离骚赋,空居寂寞乡。山翁对之饮,酒色也鹅黄。

危峰莹无土,平地岌孤石。如何半岩间,亦有小树碧?走空根苦辛,倚险干寒瘠。芳兰间丛生,紫蕤濯幽色。近香许世闻,远秀绝人摘。而我云外身,方兹喟行役。

栗杖出匡顶,百中无一枝。虽因野僧得,犹畏岳神知。画月冷光在,指云秋片移。宜留引蹇步,他日访峨嵋。

觌面难逢处,如何顾鉴咦。乞师垂半偈,免使后人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