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歌子(童岭作)

云拂山腰过,风吹雨点来。
田无好处有池台。
记著相逢时节、海棠开。
蝴蝶那无梦,鸳鸯亦有媒。
藏钩解佩两三杯。
明日水边沙际、首空回。

作品评述

《南歌子(童岭作)》是宋代洪适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云拂山腰过,风吹雨点来。
Clouds brush past the mountainside, wind brings raindrops.

田无好处有池台。
Fields lack advantages, but there's a pond and a terrace.

记著相逢时节、海棠开。
Remember the time we meet, when the sea hawthorns bloom.

蝴蝶那无梦,鸳鸯亦有媒。
Butterflies have no dreams, mandarin ducks also have a matchmaker.

藏钩解佩两三杯。
Conceal the hook, untie the pendant, let's have two or three cups.

明日水边沙际、首空回。
Tomorrow, by the water's edge, where the sand meets, we will return empty-handed.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并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诗人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云在山腰间飘过,风带来雨点的景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和变幻。诗人提到田地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但有一个池塘和一座亭台,这可能象征着诗人所在的环境虽然平凡,但也有一些美好的事物存在。

诗中还提到了相逢的时刻和海棠花开放的季节,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美丽景色的珍惜和记忆。诗人通过蝴蝶和鸳鸯的比喻,表达了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可以预料的,而有些事情则是无法预测和控制的,暗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最后两句诗中,诗人借用了"藏钩解佩"的意象,意味着放下束缚和拘泥,放松心情,与朋友相聚共饮几杯。最后一句表达了明日的归程,诗人将空空如也的归途描绘在水边和沙滩之间。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借物言志,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出一种淡泊和豁达的心态,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和生活的美好,同时也引发思考人生的无常和变化。

作者介绍

洪适(1117~1184)南宋金石学家、诗人、词人。初名造,字温伯,又字景温;入仕后改名适,字景伯;晚年自号盘洲老人,饶州鄱阳(今江西省波阳县)人,洪皓长子,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封魏国公,卒谥文惠。洪适与弟弟洪遵、洪迈皆以文学负盛名,有“鄱阳英气钟三秀”之称。同时,他在金石学方面造诣颇深,与欧阳修、赵明诚并称为宋代金石三大家。

洪适的成就

金石
  洪适在学术方面主要致力于金石学研究,尤其是其在知绍兴府任内和家居16年期间,用力尤多。先后著成《隶释》二十七卷、《隶续》二十一卷(见《隶释》),又著《隶缵》、《隶图》和《隶韵》。 但《隶韵》未成。今传世者仅 《隶释》和《隶续》两种,所著《隶释》、《隶续》,先依碑释文,著录全文,后附跋尾,具载论证,开金石学最善之体例,对后代有重大影响。另著有《盘州集》八十卷。洪适对魏晋和隋唐的碑刻也很精通,曾据《丹州刺史碑》、《皇甫诞碑》等碑刻,订正正史上一些记载的错误。

诗文
  洪适诗文论著甚多,留下了很多名篇,四方传诵。故《宋史》评价说:“适以文学闻望”。其中《盘洲集》影响甚大,而《渔家傲引》是《盘洲集》的代表作。词前有小序。对渔父生活加以概述。接着用同一词牌写了十二首词,如数家珍一样从一月唱到十二月,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归隐后的生活:他泛舟船上,与眠鸥浴雁为友;他常把渔钱买酒,酒醒后则拈笛咏唱,畅抒情怀;“细雨斜风浑不避,青笠底,三三两两鸣桹起”。渔父们的生活是何等和谐、恬静!他们不避纲雨斜风,认定这是捕鱼的好时机。只见青青的斗笠下人头攒动,一声吆喝,拍着船板,他们就三三两两出发了。“半夜系船桥比岸,三杯睡着无人唤。睡觉只疑桥不见,风已变,缆绳吹断船头转。”这是何等逍遥自在、无拘无束!诙谐的情趣,空灵的意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何等的和谐!这充分反映了其在文学上很有底蕴。事实上,洪适的文学创作非常灵活,取材广泛,大都来源于生活。如洪适致仕后,退而回乡,在县城北郭购地筑屋,并称之为盘洲,他自己也自号盘洲老人,盘洲老人从小随父宦游,长大后又四处为官,发现本县珠湖产的银鱼非常独特,于是欣然命笔,写下一赋,名之为《银条鱼赋》。 其诗文论著甚多,并得到时人及后人的认可。

洪适的生平

  父亲洪皓,曾任徽猷阁直学士、提举万寿观兼权直学士院,封魏国忠宣公。洪适少年时即能日诵书3000言,与弟洪遵、洪迈先后同中博学鸿词科,有“三洪”之称。

  建炎三年(1129年),洪皓使金,洪适年方13,即能任家事。率5个弟弟和3个妹妹奉祖母、母亲避兵饶州(今江西鄱阳),后以恩补修职郎。绍兴七年(1137年)任严州录事参军,绍兴十一年(1141年)任浙西提举常平司干办公事,绍兴十二年(1142年)与弟洪遵同中博学鸿词科,除左宣教郎敕令所删定官。高宗赞其:“父在远方,子能自立,此忠义报也。”

  绍兴十三年(1143年),继迁秘书省正字。是年父自金归,忤秦桧,洪适出任通判台州军事。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除知荆门军。后知徽州、提举江东路常平茶盐兼提点刑狱,任内皆著政绩。后迁户部郎中、淮东总领、司农少卿、太常少卿兼权直学士院中书舍人,任内也为人称道。乾道元年(1165年),任翰林学士签枢密院事、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任怨革弊。次年因久雨而引咎辞职,除观文殿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后以观文殿学士、左通奉大夫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乾道五年(1169年),以观文殿学士提举临安府洞霄宫。此后家居16年,1184年二月辛酉(初二)日(3月15日)病逝。《宋史》有传 。

诗词推荐

窗前远岫悬生碧,帘外残霞挂熟红。(见《语林》)

序文

车马闲中绝,衣襦病後宽。改诗消昼永,赊酒敌春寒。柳细搓虽似,花新染未乾。归鸿与来燕,各自管悲欢。

序文

远冢松回曲渚风,一官闻是校书终。霜情月思今何在,零落人间策子中。

序文

谁负旋乾手,当春起蛰虫。鱼龙惊寂寞,天地喜昭融。墐户身方远,昂霄意已雄。俗聋谁与破,予欲问丰跂。

序文

几年宦迹浪江湖,到此功名心已无。独上高楼翘首望,江郎山下白云孤。

序文

四合连山缭绕青,三川滉漾素波明。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序文

青莲不随劫,金鼎能回枯。吾道寄流水,此外何所须。岂不念百年,奄忽归丘墟。生死同书夜,逆天讵敢居。

序文

鸟雀喧秋未肯栖,狂风吹树影离披。屋边尚有斜阳在,更看山人一局棋。

序文

月桂花上雨,春归一凭栏。东西南北客,更得几回看。红衿映肉色,薄暮无乃寒。园中如许梅,独觉赋诗难。

序文

超然亭上鬓毛斑,浩荡秋风小立閒。岂为诗情堪过海,只缘脚力要寻山。峭峰断续天容缺,高壘萦纡地势悭。回首不堪东北望,桂林万里是秦关。

序文

折简王春涓胜日,执舆邻曲集侨官。奕娃红手凌寒怯,歌颈涂芗诉白宽。膏沐柳梅牵屐齿,冶妍桃杏压栏干。珍烹斗赛携英黠,娱老妆楼叠肉槃。

序文

坚轻筇竹杖,一枝有九节。寄与沃洲人,闲步青山月。

序文

乱山蔽天尽,丛涧绕山流。茅屋冷欲压,今日方中秋。

序文

梦回四壁无人语,高树萧萧似有风。独起绕池行数匝,万山擎雪月明中。

序文

寝处妆铅未卷钗,孤云花带月边来。六宫帘幕金鸾冷,露湿晨烟啄翠苔。

序文

玉洁冰清一壑专,箨龙何处引涓涓。深知月满还亏缺,只学蟾光一半圆。

序文

鸣珂绣毂,锦带吴钩。曾雅称、量金结胜游。信人间无点事、可挂心头。须知,不待把闲情酿做闲愁。只恐落高人第二筹。歌云容裔,梦雨迟留。?惯振芳尘,不楼。光饰仙春盛迹,点化温柔。索教颓纵惜花人,标傍风流。快入醉乡来,刘醉侯。

序文

幸分微禄养闲身,杖策登高拟令辰。贫愧减员招酒伴,闲多债数得诗人。不辞眼见黄花旧,却恐花惊白发新。人道二疏贤父子,我疑文采是天伦。

序文

梅花面目冷於冰,亦笑山翁草作亭。一夜雪寒重整过,碧琉璃瓦水晶钉。

序文

稳着云霄步,高峨獬豸冠。简霜凝处冷,奸胆落边寒。奋臂有余勇,撄鳞不苦难。平生功业意,莫到晚年阑。

序文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