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旅情

天涯为客久,生计日萧条。
旅况频看月,乡心独听潮。
春归江上早,家在梦中遥。
无限相思意,东风白下桥。

作品评述

《江南旅情》是一首明代的诗词,作者是苏正。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涯作客已久,生计日渐困难。
旅途中经常仰望月亮,思念家乡只听潮声。
春天早早归来江边,家在梦中遥不可及。
无尽的思念之情意绵绵,东风吹过白色的桥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一个旅人在江南的感受和情怀。诗人身处天涯,已经在外地漂泊许久,生活逐渐变得困难。在旅途中,他经常仰望月亮,寄予思乡之情,只能借助潮声来感受家乡的气息。春天早早来到江边,但他的家却遥不可及,只存在于梦中。他的思念之情无边无际,就像东风吹过白色的桥上一样。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旅人的境遇和内心情感,展现了一种离乡别井的孤独和思乡之苦。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如仰望月亮和听潮声,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诗中的春归江上早和家在梦中遥,形象地表达了旅人无法回到家乡的遥远和无奈。最后一句东风白下桥,给人以一种静谧而凄美的感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尽的相思之意。

整首诗词使用简练而质朴的语言,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诗人以自然景观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使读者能够感同身受,体会到离乡背井的苦楚和思乡之情。

诗词推荐

秋风吹天香,先著桂枝里。更挹月露清,芬馥唤睡起。揽衣夜未央,泉喧不入耳。有来蕊珠仙,黄袂翠盖底。岂无碧云腴,为君一启齿。醉卧金粟间,绝胜佩兰芷。

君将会稽去,旧迹可以嬉。予因状其美,赠子临路岐。子不以为乐,但愿有以规。噫吾岂无说,畏子未及裨。既求不语子,吾曷忍子欺。前年子渡淮,夜泊洪泽湄。有鬼称使者,来告风波期。子时再拜谢,乃被邻船嗤。逡巡鬼复至,复附船家儿。怒彼慢嗤士,明当使惊危。船儿傍舷回,走若

对床风雨话辛酸,客枕凄凉寐不安。须信在家贫亦乐,征衫赢得带围宽。

青松高百尺,绿蕙低数寸。同生大块间,长短各有分。长者不可退,短者不可进。若用此理推,穷通两无闷。椿寿八千春,槿花不经宿。中间复何有,冉冉孤生竹。竹身三年老,竹色四时绿。虽谢椿有馀,犹胜槿不足。

勋业文章谢不能,生涯分付一枝藤。身同湘浦孤舟客,心羡庐山下版僧。倦枕厌闻窗外雨,残膏犹在壁间灯。草芝要及清晨服,深媿蛮童为扣冰。

何曾解报稻粱恩,金距花冠气遏云。白日枭鸣无意问,唯将芥羽害同群。

四月二十五,久晴忽尔雨。竺士大仙心,东西密相付。这个犹是时节因缘,未是衲僧门下消息。北山老大虫,咬杀南山虎。

径捷人踪杂,墙颓地界斜。织篱呼野老,烹茗谕邻家。旧穴通羊豕,新畦隔芋瓜。尚当分汝果,幸勿窃予花。

宋景文为工学问,贺方回亦擅诗歌。半山人去东坡没,妙墨空嗟楯上磨。

(其一)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其二)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春心莫共花争发,

锦屏重重锦官宫,锦官宫苑多芙蓉。芙蓉花开仙子容,满城歌馆延秋风。秋风吹凉渡江浒,江上月明人笑语。举头无限是青山,富贵繁华定何许?风云变灭事已非,西宫南苑殊曩时。荒台野草气惨惨,翠筠冷雨秋离离。日暮萧声动霄汉,山鸡起舞云零乱。孤怀回首不胜情,对酒令人发长叹。

自卷珠帘放燕归,六宫春尽乱红飞。从来艳色多倾国,愿得君王宠幸稀。

绿净春深好染衣。际柴扉。溶溶漾漾白鸥飞。两忘机。南去北来徒自老,故人稀。夕阳长送钓船归。鳜鱼肥。

我向诗中为活计,君於酒里作生涯。世间乐事惟诗酒,各自风流占一家。

南北相望已十年,白头相见喜留连。风埃异国君多感,朱墨劳心我自怜。事可寸心能有几,生无百岁漫忧千。一闻新赋思归去,韦杜溪边访旧田。

晓景山河爽,闲居巷陌清。已能消滞念,兼得散馀酲。汲水人初起,回灯燕暂惊。放怀殊未足,圆隙已尘生。

良玉假雕琢,好诗费吟哦。诗句果如玉,沈谢不足多。玉声贵清越,玉色爱纯粹。作诗亦如之,要在工夫至。辨玉先辨石,论诗先论格。诗家体固多,文章有正脉。细观玉轩吟,一生良苦心。雕琢复雕琢,片玉万黄金。

盛宴倾黄菊,殊私降紫泥。月营开射圃,霜旆拂晴霓。出将三朝贵,弯弓五善齐。腕回金镞满,的破绿弦低。勇气干牛斗,欢声震鼓鼙。忠臣思报国,更欲取关西。

自言归去后,只在故山边。纱帽临溪盥,铜瓶傍水禅。昼闲松塔雨,春尽草堂烟。何故相抛舍,沉浮逐世缘。

萧骚两岸落秋蓬,楚水西流不肯东。好酒但须知妇有,新凉莫问与谁同。片心置向嚚尘外,万事留将醉眼中。喜得建安标格在,何曾诗解使人穷。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