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居杂咏三十二首

忠以尽诸己,其中不容伪。
一毫苟自欺,在我先有愧。

作品评述

《闲居杂咏三十二首·忠》是宋代诗人陈淳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忠诚的品质,强调了真正的忠诚不能容忍任何虚伪和自欺欺人。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忠以尽诸己,其中不容伪。
一毫苟自欺,在我先有愧。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忠诚的内涵,强调了真正的忠诚所具有的特质。忠诚是指对事业、国家、人民或个人的无私奉献和坚定信念。作者认为真正的忠诚是不容许任何虚伪和自欺欺人的,即使是一丝一毫的虚伪也会让忠诚失去其本质。作者表达了自己对忠诚价值的深刻认识。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直接表达了忠诚的核心意义。作者通过对忠诚的探讨,让读者思考真正的忠诚应当是怎样的一种品质。诗中的"忠以尽诸己"强调了忠诚需要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的代价。"其中不容伪"表明真正的忠诚是纯粹的,不容许任何伪装和虚假。最后两句"一毫苟自欺,在我先有愧"则表达了作者坚决反对任何自欺欺人的行为,他认为只有真正诚实地面对自己,才能算得上是忠诚。

这首诗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表达方式,呼唤读者们坚守忠诚的品质。它提醒人们要真实地对待自己,不要有任何虚伪的掩饰,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忠诚价值的坚定信仰。这种对忠诚的赞美和呼唤,使得这首诗具有普世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作者介绍

陈淳(一一五五~一二一九),字安卿,学者称北溪先生,龙溪北溪(今福建漳州)人。孝宗淳熙十六年(一一八九)乡贡进士。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朱熹知漳州,淳执贽从学,延置学宫。曾权长泰簿(本集卷四《权长泰簿喜雨呈郑宰》《解职归题主簿轩壁》)。宁宗嘉定十年(一二一七)预特试,明年授安溪簿,未及上,十二年卒,年六十五。有《北溪大全集》五十卷等。事见本集附录宋陈宓《北溪先生墓志铭》、门生陈沂《北溪先生叙述》,《宋史》卷四三○有传。 陈淳诗,以明弘治三年抚州守周梁石刻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北溪大全集》(简称四库本)、清干隆四十八年陈文芳刻本(简称陈本)、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清抄本。

诗词推荐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彩旆西来横铁瓮,大江东围涌金山。

狂妄孤臣罪有余,三年三度挂丹书。群儿过计愁郎罢,外物浮名总子虚。只是儒酸真面目,不题道号混樵渔。亲朋欲语浇教醉,休与时人事毁誉。

药物枝梧病渐苏,门前野老笑相呼。春深水暖多鱼婢,雨足年丰少麦奴。小饮杯盘随事具,闲行巷陌倩人扶。题诗非复羌村句,谁与丹青作画图。

延平山水东南冠,连岁何辜致许灾。积雨堤防宜有素,后时悔懊谩兴哀。

使君向蕲州,更唱蕲州鬼。我不识使君,宁知使君死。人生作鬼会不免,使君已老知何晚。

去去复去去,辞君还忆君。汉水既殊流,楚山亦此分。人生难称意,岂得长为群。越燕喜海日,燕鸿思朔云。别久容华晚,琅玕不能饭。日落知天昏,梦长觉道远。望夫登高山,化石竟不返。

水绕荒城柳半枯,锦帆去后故宫芜。穷奢毕竟输渔父,长保秋风一幅蒲。

太史应须奏德星,老夫相与证高情。杯盘楚楚饶诗兴,写出人閒淡处声。

更无裀幕空中举,时有笙竽静处闻。猿鸟哀啼千嶂月,松篁寒锁一溪云。

澹烟疏雨耿寒林,一水涓涓净不深。照影自怜逼摇落,归涂未就更关心。

两翁相遇逢佳节。正值柳绵飞似雪。便须豪饮敌青春,莫对新花羞白发。人生聚散如弦筈。老去风情尤惜别。大家金盏倒垂莲,一任西楼低晓月。

花泾二月桃花发,霞照波心锦裹山。说与东风直须惜,莫吹一片落人间。

夙怀山水心,梦寐向东越。闻为会稽行,独此羡明发。渡江信春潮,泊馆食野蕨。平时异梁鸿,但泛镜湖月。

三命横铺下点星,风雷歘起斗牛灵。正堪持献云霄士,不中山间倦客听。

梦绕神州路。怅秋风、连营画角,故宫离黍。底事昆仑倾砥柱,九地黄流乱注。聚万落千村狐兔。天意从来高难问,况人情老易悲难诉。更南浦,送君去。凉生岸柳催残暑。耿斜河,疏星残月,断云微度。万里江山知何处?回首对床夜语。雁不到,书成谁与?目尽青天怀今古,肯儿曹恩怨相

宋玉平生恨有馀,远循三楚吊三闾。可怜留著临江宅,异代应教庾信居。

山近寒偏早,愁多梦不浓。雅啼半夜月,鹤唳五更风。晓接残灯里,吟成落叶中。尘埃今已厌,懒听上方钟。

关山落叶秋,掩泪望营州。辽海云沙暮,幽燕旌旆愁。战馀能送阵,身老未封侯。去国三千里,归心红粉楼。

前有亿万年,后有亿万世。中间一百年,做得几何事。又况人之寿,几人能百岁。如何不喜欢,强自生憔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