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铁拄杖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壑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嶮安能伤。
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
知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
回生四海性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
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
愿公此杖亦如此,适意遨游日千里。
归来倚壁示时人,海外苍茫空自记。

作品评述

《和子瞻铁拄杖》是宋代苏辙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截竹为杖瘦且轻,石壑竹破误汝行。
削木为杖轻且好,道远木折恐不到。
闽君铁杖七尺长,色如黑蛇气如霜。
提携但恐汝无力,撞坚过嶮安能伤。
柳公虽老尚强健,闭门却扫不复将。
知公足力无险阻,怜公未有登山侣。
回生四海性一身,袖中长剑为两人。
洞庭漫天不觉过,半酣起舞惊鬼神。
愿公此杖亦如此,适意遨游日千里。
归来倚壁示时人,海外苍茫空自记。

中文译文:
用竹子截取的杖子,修长而轻盈,竹子在崎岖的石壑中破损了,误了你的行程。
用削减过的木头制作的杖子,轻巧而优良,但道路遥远,怕木头会折断无法走到目的地。
闽君的铁杖七尺长,颜色如黑蛇,气势如霜。
提携着它,只怕你力量不够,撞击坚硬或越过崎岖地形也不会受伤。
柳公虽然年老但仍然强健,他已经不再用杖子走路了。
我知道你有足够的力量克服困难,可惜你还没有伙伴一起登山。
人类重生后,无论身在何处,都具备相同的本性,我袖中佩剑可以代表两个人。
在洞庭湖上,时间不知不觉地过去了,我半醉起舞,惊动了鬼神。
希望你的杖子也能如此,自由自在地畅游于千里之外。
归来时,靠在墙上向人们展示,海外的广阔空间自有记载。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与子瞻之间的对话,以及对拄杖的思考和寄托。诗中通过描写不同杖子的特点,反映了不同人物的境遇和心境。

首先,苏辙描述了自己和子瞻使用的竹杖和木杖。竹杖轻盈但易损,木杖结实但怕折断,暗示了旅途中的困难和挑战。接着,苏辙提到了闽君的铁杖,它长而坚固,象征着闽君的坚强和刚毅。然而,他也担心子瞻使用铁杖时会缺乏力量,无法克服困难。

随后,苏辙提到了柳公,虽然他年老,但仍然强健,不再需要拄杖。这表达了对柳公的敬佩和羡慕,也暗示了年轻人应该积极向上,不依赖拄杖。接下来,苏辙表示自己知道子瞻具备足够的力量,但却没有伙伴共同攀登崇山峻岭。

在诗的后半部分,苏辙以洞庭湖为背景,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和志向。他认为人类重生后,不论身在何处,都具备相同的本性,而他自己的袖中佩剑象征着两个人的精神力量。他舞动剑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惊动了鬼神。

最后,苏辙寄托了对子瞻的期望,希望他的拄杖能够像自己的剑一样,自由自在地行走千里,展示自己的成就。归来时,苏辙将拄杖靠在墙上,向他人展示,同时也意味着他在海外广阔空间中的历险和成就,这成为他个人的记忆。

整首诗以描写拄杖为线索,通过不同杖子的比较,表达了对于生活中困难和挑战的思考和回应。诗中展现了苏辙豪情壮志的一面,同时也透露了对年轻一代的期待和鼓励。通过与子瞻的对话,他传递了自己的人生智慧和对自身境遇的思考,表达了对于自由、成就和记忆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充满了哲理性的意味,同时也富有情感和想象力。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星坛对立本联班,复磴凭空不易攀。良久夜方移斗柄,早时春已到人间。朱旗影隔天门静,玉佩声随阁道还。旧日同年今并命,共从光霁识威颜。

有物轻醇号太和,半醺中最得春多。灵丹换骨还如否,白日升天似得麽。侭快意时仍起舞,到忘言处只讴歌。宾朋莫怪无拘检,真乐攻心不奈何。

欲寄意、浑无所有。折尽市桥官柳。看君著上征衫,又相将,放船楚江口。後会不知何日又。是男儿、休要镇长相守。苟富贵、无相忘,若相忘,有如此酒。

社近频逢雨,春深却喜晴。畲烟傍山起,神鼓隔林鸣。客驻观农饁,儿归遗母羹。丰年多乐事,何以报时平?

门外绮罗如绣。堂上华灯如昼。领略一番春,共醉连宵歌酒。今后。今后。如此遨头少有。

缑山领印知公奏,才称同时尽不如。奉使贺成登册礼,陪班看出降恩书。去回在路秋尘里,受诏辞归晓漏初。早晚得为朝署拜,闲坊买宅作邻居。

初惊鹤瘦不可识,旋觉云归无处寻。三过门间老病死。一弹指顷去来今。存亡惯见浑无泪,乡井难忘尚有心。欲向钱塘访圆泽,葛洪川畔待秋深。

道士携壶酒,相迎劝瓦卮。野葩芳杖屦,林霭润须眉。自说夜频醉,不知朝有饥。问曾辟谷否,擘树嚼松芝。

饥来驱我几何厌,尘务萦心更可嫌。不似陶潜恋松菊,未闻胶鬲举鱼盐。

囊锥脱颖久峥嵘,剑气干霄恨莫平。江左方思见王导,儿曹谁敢吏渊明。悲秋欲赋情难极,忧国忘言酒细倾。高卧东山岁将晚,何如一起为苍生。

为有清癯骨相寒,月明时候正相关。本来面貌无尘俗,更向冰池自照看。

北地不知春,惟看榆叶新。岑牟多武士,玉麈重嘉宾。野磷惊行客,烽烟入远尘。系书沙上鴈,时寄日边人。

白水诸山翠作堆,岂令飞舄著尘埃。勿嫌屈子峨眉县,正得同吾婪尾杯。淑日升堂迎尽永,和风排闼送春来。还家尚可为亲寿,柏叶清尊手自开。

送客归来息树根,萧疏枫叶掩柴门。暮烟未即全遮眼,犹露桥西一两村。

砧杵闻秋夜,裁缝寄远方。声微渐湿露,响细未经霜。兰牖唯遮树,风帘不碍凉。云中望何处,听此断人肠。

生离死别两无凭,泪怕伤心只自凝。已信在家浑似客,更饶除发便为僧。身边老伴悲寒影,脚后衰年怯夜冰。果是幽冥可超拔,卖文还点药师灯。

饱食无营是处游,偶然来到埭东头。芒鞋也似双凫快,渔艇真如一叶浮。樵担行歌冲暝色,酒旗遮路卖新篘。任朱二老今安在?叹息黄茅拥故丘。

年年吟帽客他乡,柳絮飞时日渐长。远树云生残照没,近梅风重早晨凉。桑条带露归蚕室,花片随泥上燕梁。历日又催春色去,田家便有插秧忙。

有客携家酿,敲门访病翁。一春寒食过,幽寺晚晴中。嫩竹扶檐绿,残花盖地红。牢愁赖君破,归意莫匆匆。

见成底事没商量,剔起眉毛未厮当。日暮碧天鸿雁断,海门斜去两三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