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宋褧的《阳明楼》
拼音和注音
dào shì yóu lái bù huǒ shí , xiān rén kuàng fù hǎo lóu j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仙人:神话中指长生不老并且有种种神通的人。
道士:道士dàoshi∶指崇奉道教而又从事教务的人那道士又执令牌,烧了符檄。——《西游记》∶修佛道之士的略称。魏晋时指和尚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盂兰盆经疏下》
由来:(名)①从发生到现在:~已久。②事物发生的原因;来源。
宋褧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原诗
道士由来不火食,仙人况复好楼居。
镜湖秋水望不极,禹穴晴岚浓有馀。
岩下茯苓供采药,窗前柿叶待临书。
紫鸾玄鹤应相迟,会碾飙轮赴碧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