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登北楼

秋满空山悲客心,山楼晴望散幽襟。
一川红树迎霜老,数曲清溪绕寺深。
寒气急催遥塞雁,夕风高送远城砧。
三年海上音书绝,乡国萧条惟梦寻。

作品评述

《秋暮登北楼》是唐代诗人王武陵创作的一首诗。该诗以描绘秋天的景色为起点,表达了诗人离乡别井的愁思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秋满空山悲客心,
山楼晴望散幽襟。
一川红树迎霜老,
数曲清溪绕寺深。
寒气急催遥塞雁,
夕风高送远城砧。
三年海上音书绝,
乡国萧条惟梦寻。

诗意:
诗人在秋日的空山之中,感叹客居之心的悲凉。诗人登上山楼,望着晴朗的天空,心情变得更加开阔。山下一片红树迎接秋霜的降临,凋零的景象提醒了诗人岁月的不容易。几条清澈的溪水环绕着寺庙,宛若在深山之中。

冷风催促着远离塞地的雁鸟南飞,傍晚的风送走了远方城中的叩砧声。已有三年没有来自海上的音信,乡国的状况黯然失落,只能在梦中寻觅故乡的模样。

赏析:
王武陵以清冷的秋天为背景,通过描绘孤寂的山林景色,将自身的离乡之苦融入其中。句子平铺直叙,诗人通过对秋天和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描写山楼的时候,诗人用“山楼晴望散幽襟”一句,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放松的心境。诗人用红树“迎霜老”的描绘,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事无常。清溪绕寺,不仅增加了一丝宁静,也体现出诗人对宗教寺庙的向往和平静的追求。

诗中的句子“寒气急催遥塞雁”,以及“夕风高送远城砧”既表达了诗人对离别的思念之情,也以自然景物的变化,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伤感。

最后一句“三年海上音书绝,乡国萧条惟梦寻”,通过叙述音信断绝、乡国状况萧条,诗人传达了对乡愁的深刻回忆和对家乡的思念。

整体来说,《秋暮登北楼》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乡愁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追寻故乡的寻求,在唐诗中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不比他人死,何诗可挽君。渊明元嬾仕,东野别攻文。沧海诸公泪。青山处士坟。相看莫浪哭,私谥有前闻。

一雨一风花欲零,在官在私蛙乱鸣。留春秋系金鸦脚,日日日斜楼上情。

君莫愁,君莫愁,不龟澼絖能封侯。君莫愁,君莫愁。腰六相印一敝裘。看渠涎颡与躄足,千金信矣壶中流。荻花江月正佳耳,青衫浪泣琵琶舟。短衣楚制乃翁喜,未必挽弓右丁字。貂蝉本是侍臣冠,有时出自兜鍪裹。虽然万户将军臂,夜逢醉尉头抢地。卖薪愚妇轻买臣,不信读书有奇事。

西园作戏唤春回,桃李阴阴三万栽。不是无心看开遍,锦江烟柳待归来。

欲谒明光殿,先趋建礼门。仙郎去得意,亚相正承恩。竹里巴山道,花间汉水源。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

今秋已约天台月。(《纪事》)

慈竹不外长,密比青瑶华。矛攒有森束,玉粒无蹉跎。纤粉妍腻质,细琼交翠柯。亭亭霄汉近,霭霭雨露多。冰碧寒夜耸,箫韶风昼罗。烟含胧胧影,月泛鳞鳞波。鸾凤一已顾,燕雀永不过。幽姿媚庭实,颢气爽天涯。峻节高转露,贞筠寒更佳。托身仙坛上,灵物神所呵。时与天籁合,日闻

樱桃新荐小梅红。

凤箫声断,缥缈溯丹邱。犹是忆河洲。荧煌宝册来天上,何处访仙游。葱葱郁郁瑞光浮。嘉酌侑芳羞。雕舆绣幰归新庙,百世与千秋。

酸风射眼旧沙头,我亦从来两鬓秋。万里客心惊塞雁,五更归梦化江鸥。山川信美坐成晚,风景不殊看总愁。征筑百年无了日,老天亦自厌兵休。

长江万里来,一砥中流峙。巨浸没根深,孤峰插汉起。倒回三峡流,独据九江水。真是海门关,波涛险莫比。

七峰斜转斗光寒,千仞飞来雁影宽。生怕被君题写尽,更留风景后来看。

阳和今日到,景物一时新。陛下南山寿,长迎千万春。

郁郁苍梧海上山,(东海郁州山,云自苍梧浮来。)蓬莱方丈有无间。旧闻草木皆仙药,欲弃妻孥守市阛。雅志未成空自叹,故人相对若为颜。酒醒却忆儿童事,长恨双凫去莫攀。(陈曾令乡邑。)

幽泉落窦碎琼声,疑是朝天环佩鸣。绕寺杉松皆雨露,不应秋叶似恩轻。

茅堂结构背江干,日日爱看江上山。箕踞盘陀吟未稳,不知身在画图间。

拂云高雁倚风抟,下视平湖万里宽。搔首扁舟又东去,钱塘江上看波澜。

江头疏雨轻烟。寒食落花天。翻红坠素,残霞暗锦,一段凄然。惆怅东君堪恨处,也不念、冷落尊前。那堪更看,漫空相趁,柳絮榆钱。

小亭终日倚阑干,树树梅花看到残。只怪此翁常谢客,元来不是怕春寒。

公有静中趣,凿山俯清深。秋风夜雨过,饱闻泉石音。云岫冷苍翠,游萍纷浮沉。心赏殊不已,悠然付微吟。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