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
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
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
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
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作品评述

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

石溪的水激荡起来,苔藓覆盖的小径渐渐荒凉。太阳下山了,山上的僧人独自返回东林寺。曾经有心向庐山隐居,却与远方的友人分别了。修行的人内心深处是寂寞的,而世间却充斥着是非之事。曾经约好一起前往名山,如今哪还能期待清净明亮。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送别东林廉上人归庐山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写意的描写手法,将一个山僧的离去与修行中的寂寞和世俗的改变相对照,表达了人生的变迁和对名山清净生活的向往。

诗中以石溪流激荡和苔藓覆盖的小径荒凉来形容离别时的心情,通过暮色和独自一人的行走来描绘山僧的归途,展示了他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诗人王昌龄曾有志于隐居庐山,可是因为与远方的友人分别,而无法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也暗示了人生的变幻无常和悲欢离合。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名山生活的向往和希冀,可见诗人心中对清净明亮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通过描绘景物和抒发内心感受的方式,展示了诗人对离别、寂寞和向往的情感。它给人一种深沉和悲凉之感,同时也表达了人生的无奈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王昌龄,字少伯,京兆人。登开元十五年进士第,补秘书郎。二十二年,中宏词科,调汜水尉,迁江宁丞。晚节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卒。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涣之齐名,时谓王江宁。集六卷,今编诗四卷。

诗词推荐

送别枯桑下,凋叶落半空。我行懵道远,尔独知天风。谁念张仲蔚,还依蒿与蓬。何时一杯酒,更与李膺同。

霁雨天迥。平林烟暝。灯闪沙汀,水生钓艇。楼外柳暗谁家。乱昏鸦。相思怪得今番甚。寒食近。小砑鱼笺信。屏山交掩,微醉独倚栏干。恨春寒。

一读斯文泪泻襟,摩天直气万千寻。知君不独悲忠义,又有兼忧天下心。

正朱明时候,院宇清和,庆逢佳节。梦应熊罴,尧蓂翻三叶。罗绮如云,寿杯争劝,竞起歌新阕。瑞气氤氲,祥云缭绕,玉炉频爇。溪室封功,几多勋业,首冠今朝,一时英杰。得配侯门,岂不惭疏拙。彩凤和鸣,早膺荣擢。增盛斑衣列。福禄无穷,年过卫武,辉光阀阅。

龙断争趋利,仁园敞邃深。经年储百货,有意享千金。哭用先农事,人声混乐音。蚕丛故神在,致祝顺民心。

乞得残骸久,天涯一秃翁。瓢分春瓮绿,甑绝太仓红。短褐便冬暖,长砍乐岁丰。老腰那可折,步步赖枯筇。

身行衢信两中间,夹路尖峰面面寒。只道秋山似春笋,不知春笋似秋山。

淮海身如击,岷峨路去赊。相思冰雪里,却立嗅梅花。

卜得上峡日,秋江风浪多。巴陵一夜雨,肠断木兰舟!

莎阶切切思寒螀,爽籁泠然露气凉。半夜云高蟾喷晕,一秋风紧桂飘香。鸟惊危树棲无定,人倚空楼望更长。遥忆洞庭南去客,叶翻波急驻归艎。

寒炉火冷浮青烟,劲风刮面如戈鋋。凝阴不动天欲雪,竟日兀兀成拘挛。广文才名四十年,天寒坐客犹无毡。参军官小技能薄,寂寞冷坐诚宜然。忘形杜老偶相觅,传呼歌舞开华筵。嗟予简书固可畏,不得对饮檐花前。谩有糟浆逆人鼻,汝阳口角空流涎。可能更似苏司业,只与时时送酒钱。

空烟翔水裔,海月飞冰轮。大旆连天山,羽校罗秋旻。霜辉明缟练,彩错光鳞鳞。一扫龙庭空,海宇无纤尘。

西曹满百第相闻,东阁招延气自春。鸡肋天教辞怒臂,牛心公与慰谗唇。酒红欲去风吹颊,山碧来迎月满身。步入柏阴清夜急,敲门惟有鹤应人。

一第垂三纪,卿评占得多。生涯似韦布,谈笑试弦歌。夏校士师道,春台民饮和。政成行奏最,好去立言坡。

骤暖揠芳意,薄游烘软尘。乱山云气晓,啼鸟杏花春。人物少催老,物华新换陈。一声铿尔瑟,沂水绿鳞鳞。

每读乐天诗,一读一回好。少时不知爱,知爱今已老。初哦殊驩欣,熟味忽烦恼。多方遣外累,半已动中抱。事去何必追,心净不须扫。追叹欲扫愁,自遣还自扰。不如卷此诗,唤酒一醉倒。狂歌謪仙词,三杯通大道。

同姓编氓异姓侯,上公出不辟行驺。诸曹未识勋臣贵,每到朝陵压上头。

湖上波光罨雪光,张祠清绝胜刘庄。仙人自爱楼居好,六面山屏晓镜妆。

翠环惊报,叶底梅如弹。小摘试尝看,齿微酸、生香不断。烟丸露颗,肥得颊儿红,还欲近,浅黄时,风雨摧残半。何如珍重,剩着冰盘荐。持酒劝飞仙,似江梅、累累子满。饶将风味,成就与东君,随鼎鼐,着形盐,早趁调羹便。

曹刘有志混华戎,无奈吴儿两炬红。赤壁焰烧云梦泽,夷陵光照永安宫。人间自此鼎三足,天上无由日再中。惟有葛公心未死,夜深寒月照孤忠。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