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鏊的《侄延学作亭湖上甚壮欲予诗以落之率成二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jǐ zuì chí tíng xuě sè láo , jìn wén tíng zi shì yóu g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亭子:花园、公园或娱乐场所供游乐或休息的小建筑,有时为装饰性的。
近闻:近闻jìnwén[recentyears’anecdotes]最近若干年来的逸闻逸事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原诗
几醉池亭雪色醪,近闻亭子势尤高。
白鸥不避新翻曲,黄鸟时窥旧赐袍。
波影半帘云滉瀁,山形四面画周遭。
我来壁上题诗句,秃尽山中顾兔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