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屈大均的《送潘次耕太史(其四)》
拼音和注音
yī yǔ jiāng chéng shǔ qì xiāo , qiū shēng cuī kè fǎn lán r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江城:临江之城市、城郭。
暑气:暑气shǔqì盛夏的热气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水浒传》
秋声:1.指秋天里自然界的声音,如风声、落叶声、虫鸟声等。2.陆游诗作。
屈大均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原诗
一雨江城暑气消,秋声催客返兰桡。
芙蓉越布贻徐淑,荤荙蛮蔬得鲍焦。
辋水自多禅悦食,东林还把酒香招。
吴江枫叶题诗满,好托天风寄二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