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白玉蟾的《山居(其四)》
拼音和注音
kǒng zhì dān lú shāng bái yǐ , lǎn shāo sōng zhú xī fēi é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飞蛾:灯蛾具趋光性,喜飞至灯下,故俗称为「飞蛾」。
白蚁:白蚁báiyǐ等翅目的一种像蚂蚁的昆虫,群居,取食木材,对森林、建筑、桥梁等为害极大。
白玉蟾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原诗
竹风瑟瑟野猿号,月下酣眠不脱蓑。
恐致丹炉伤白蚁,懒烧松烛惜飞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