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峰亭

尘世有仙镜,清绝不可言。
寒江露沙迹,晚嶂埋云根。
暇日推吏案,呵道穿僧门。
来饮岩下水,何必携芳樽。

作品评述

《妙峰亭》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政夫。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尘世有仙镜,
清绝不可言。
寒江露沙迹,
晚嶂埋云根。
暇日推吏案,
呵道穿僧门。
来饮岩下水,
何必携芳樽。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清净、超凡境界的向往。让我们来解析一下这首诗词的诗意和赏析:

诗的开头写道,“尘世有仙镜”,指的是凡间存在着一种可以映照出仙境的神奇镜子。这种仙镜具有清逸、超脱凡尘的特质,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和描绘。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清晨时分寒江上的沙痕和傍晚时山峰上云雾的蔓延。作者通过寒江上的沙痕和山峰上的云雾,表达了大自然的美丽和神秘,与前两句中的仙境相呼应。

接着,诗中出现了“暇日推吏案,呵道穿僧门”这样的句子。这两句描写了作者在闲暇时推开官府的案卷,或者在僧门中沉思冥想。这表明作者渴望远离尘世的喧嚣和繁琐,寻求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最后两句写道,“来饮岩下水,何必携芳樽”。这是作者对读者的建议和劝告,无论是在峭壁下的清泉还是在山林间的溪水中,都可以饮水解渴,享受自然之美,而不需要特意带着芳香的酒。这里的“岩下水”象征着大自然中的清泉,而“芳樽”则代表着尘世间的名利和功名。作者通过这句话告诉人们,追求心灵的宁静和自在,并非需要依赖外在的物质和名利,而是可以通过与大自然的交融来实现。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观和心灵追求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宣扬心灵的自由与超脱,表达了作者对清净、超凡境界的向往,并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思想情怀,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

六十行年两鬓苍,兴来犹爱引杯长。黄翁垆下山河远,酒母车来驿传香。碧落侍郎烧鼎诀,粉闱仙客驻颜方。三斟卯饮心无事,一枕亡何是故乡。

藓砌迎烟渚,花开忽满株。春风吹烂漫,如展蜀川图。

公车待诏赴长安,客里新正阻旧欢。迟日未能销野雪,晴花偏自犯江寒。东溟道路通秦塞,北阙威仪识汉官。共许郤诜工射策,恩荣请向一枝看。

长山绕井邑,嘐嘐天外青。烟云无近远,水石何幽清。半崖盘石径,如见小蓬瀛。时节方大暑,忽若秋气生。高亭临极巅,登高宜新晴。俗士谁能来,野客熙清阴。漫歌无人听,有酒共我倾。时复一回望,心月出四溟。

芦汀泱漭外,露敛见孤嶂。行舟每出观,渐近已殊状。傍来认饮牛,正去忽侧盎。水壑阴若舂,野鸟时与相。且待风色回,出口始浩荡。

夜漏余十刻,凉颸如九秋。滩声聒酒醒,月色照人愁。落魄悲孤宦,龙锺怯远游。此生那可料,六岁剑南州。

气爽无馀暑,天高不住阴。霞残仍是绮,风冷即名金。烟沼双鱼乐,霜郊一鹗心。此时灵运唱,无复答愁霖。

一身娇韵倚东风,骨腻肌香易粉融。好向晓光垂露看,杨妃梳洗出唐宫。

鞭石下沧海,海内渐成空。君王日夜为乐,高枕望夷宫。方欢东门逐兔,又慨中原失鹿,草昧起英雄。不待素灵哭,已识斩蛇翁。笑重瞳,徒叱咤,凛生风。阿房三月焦土,有罪与秦同。秦固亡人六国,楚复绝秦三世,万世果谁终。我欲问天道,政在不言中。

作藩南越古称雄,五管皆归节製中,腰佩金龟三品绶,船开书鹢一帆风。橘官手版趋尘远,梅使星车附信通。暂阻螭头夹香案,清宵应梦未央宫。

语人曰:相马失之肥,相士失之瘦,世亦岂可以是论人物乎!戏作此词,为花衢狭客一笑嫦娥天上人谁识。家在蓬山烟水隔。不应著意眼前人,便是登瀛当日客。双眸炯炯秋波滴。也解人间青与白。檀郎未摘月边枝,枉是不教花爱惜。

雪霏霏,风凛凛,玉郎何处狂饮?醉时想得纵风流,罗帐香帏鸳寝春朝秋夜思君甚,愁见绣屏孤枕。少年何事负初心,泪滴缕金双衽。寒夜长,更漏永,愁见透帘月影。王孙何处不归来,应在倡楼酩酊金鸭无香罗帐冷,羞更双鸾交颈。梦中几度见儿夫,不忍骂伊薄幸。

世上许刘桢,洋洋风雅声。客来空改岁,归去未成名。远近天初暮,关河雪半晴。空怀谏书在,回首恋承明。

箫鼓哀吟乐楚臣。牙樯锦缆簇江D54E。调高彩笔逞尖新。海角逢时伤老大,莫辞卮酒话情亲。与君同是异乡人。

池边弄水手犹冰,藕臂风寒更粟生。柳叶春深槐叶浅,桃花夜暗李花明。

且耕閒旷钓迷茫,风月佳时亦放狂。辟谷久从赤松子,对花几换紫微郎。王何变晋为东晋,郊岛催唐入季唐。此事故须商榷在,铁檠未可厌山房。

四更里,彻玲珑,玲珑彻碧天。登彼岸,跨凤鸾。辛苦三二年。言非大,莫虚传。传了无一言。猿是马,马是猿。休教付两边。

玉树凉风举,金塘细草萎。叶落商飙观,鸿归明月池。迎寒桂酒熟,含露菊花垂。一奉章台宴,千秋长愿斯。

予读古人书,遂识古人面。不是识古人,邪正心自见。贵义轻财求俗誉,一钱与人便骄倨。昨朝为火今为冰,此道非君独抚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