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经秭归二首

总角曾随上峡船,寻思如梦可凄然。
夜来孤馆重来宿,枕底滩声似旧年。
秭归城邑昔曾过,旧识无人奈老何。
独有凄清难改处,月明闻唱竹枝歌。

作品评述

《再经秭归二首》是唐代诗人王周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总角曾随上峡船,
寻思如梦可凄然。
夜来孤馆重来宿,
枕底滩声似旧年。
秭归城邑昔曾过,
旧识无人奈老何。
独有凄清难改处,
月明闻唱竹枝歌。

诗意:
这首诗以诗人王周再次经过秭归为背景,表达了他的心情和对过去的思念。他回忆起年轻时随船经过峡谷的经历,现在又重回孤寂的宿店,枕边的水声依旧如同往年。他曾经游历过秭归,但现在再次来到这里,却找不到当年的熟悉面孔,只能无奈地面对岁月的变迁。虽然一切都已变化,但他依然感受到了秭归的凄清之美,听到竹枝歌的歌声在月光下回荡。

赏析:
这首诗以简短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秭归的思念和心境的变化。通过描写航行、宿店和水声等具体景物,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诗中的凄清之美与岁月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一种伤感而又深思的感觉。

作者介绍

王周,明州奉化(今属浙江)人。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进士(《乾道四明图经》卷一二)。乾兴元年(1022)以大理寺丞知无锡县。仁宗宝元二年(1039)又以虞部员外郎知无锡县(《咸淳毗陵志》卷一○)。庆历中知明州(《实庆四明志》卷一)。又尝知抚州(清光绪《抚州府志》卷三五)。皇祐四年(1052)致仕,归荆南(《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卷八《送光禄王卿周致仕归荆南》)。

诗词推荐

湖外游曾漫,荒余好在麽。山应依样瘦,民岂似田多。不是无风物,其如费拊摩。人言补外乐,且道定如何?

几岁天台住,今年雁荡游。心期在康乐,人谓作监州。骑从真能屏,烟霞定赏幽。他时期一访,好为蓍诗留。

养气元本甚可为,只须身与理相随。待今自反俱无歉,直是工夫效验时。

林表枫能赤,崖边菊许长。别情俱惨憺,风日倍荒凉。岂为钟情极,端由取友良。颓然醒杂意,初不累杯觞。

死铁针,无鼻窍。眼昏花,穿不过。穿得过,云拥禅衣,风生木杪。

赤肉团边用得亲,主宾有理各难伸。两个驼子相逢著,世上如今无直人。

芍药风栏侧,梧桐露井傍。娇婴争晚戏,少妇斗春妆。共诧珠生蚌,还怜玉产冈。半披文锦褓,斜佩紫罗囊。额发葳蕤短,胸胞细腻光。庭前王氏子,陌上卫家郎。弱草身眠软,芳英手弄香。随人贪作剧,避伴学迷藏。莫扑花蝴蝶,宜为蜡凤凰。涂添云母粉,浴试水沉汤。麟送徐卿宅,兰生

如意来尸释梵宫。雨花狼藉湿春风。自惭老矣无灵骨,日在深云听讲钟。

倪郎才韵照冰壼,北向开轩颇自娱。檐度蕙风鸣鴶鵴,壁经梅雨画螔蝓。觥筹交错银河挂,文史纵横角簟铺。官舍私居同是漫,莫嗟三径就荒芜。

一片沧州景,寒光湛碧流。有时双鲤跃,尽日采鸳浮。绿荇千丝密,红蕖万朵稠。琴尊约佳客,乘月泛归舟。

杂莳花木晋昙诜,逗得唐人咏盛开。幽径千年披一旦,春归重转大林来。

第五华筵正大宫,辘轳引酒吸长虹。金盘堆起胡羊肉,御指三千响碧空。

杰石何空洞,中藏一寺幽。不须补天漏,时觉有云浮。蟾吐半轮日,鲸吞万斛舟。兹岩本同姓,欲去且迟留。

狗子佛性无,老蚌吐明珠。西川鸣杜宇,江南啼鹧鸪。

山下晨光晚,林梢露滴升。峰头斜见月,野市早明灯。树暗犹藏鹊,堂开已馔僧。据鞍应梦我,联骑昔尝曾。

倚花傍月。花底歌声彻。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双溪秋月洁。桂棹何时发。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奇葩天遣殿芳丛,一朵瑶台月下逢。黄绕腰间空自贵,红潮颊上莫争秾。如何风日许妍暖,更著衣裳能叠重。定是扬州玉楼子,略无佳句与形容。

姑恶姑恶,姑不恶,妾命薄。君不见东海孝妇死作三年乾,不如广汉庞姑去却还。

少年不足言,识道年已长。事往安可悔,馀生幸能养。誓从断臂血,不复婴世网。浮名寄缨珮,空性无羁鞅。夙承大导师,焚香此瞻仰。颓然居一室,覆载纷万象。高柳早莺啼,长廊春雨响。床下阮家屐,窗前筇竹杖。方将见身云,陋彼示天壤。一心在法要,愿以无生奖。

松柏当轩蔓桂篱,古坛衰草暮风吹。荒凉院宇无人到,寂寞烟霞只自知。浪渍法堂馀像设,水存虚殿半科仪。因求天宝年中梦,故事分明载折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