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

公退清闲如致仕,酒余欢适似还乡。
不妨更有安心病,卧看萦帘一炷香。
心有何求遣病安,年来古井不生澜。
只愁戏瓦闲童子,却作泠泠一水看。
小阁低窗卧晏温,了然非默亦非言。
维摩示病吾真病,谁识东坡不二门。

作品评述

《臂痛谒告作三绝句示四君子》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公退清闲如致仕,
酒余欢适似还乡。
不妨更有安心病,
卧看萦帘一炷香。

心有何求遣病安,
年来古井不生澜。
只愁戏瓦闲童子,
却作泠泠一水看。

小阁低窗卧晏温,
了然非默亦非言。
维摩示病吾真病,
谁识东坡不二门。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在退隐之后的心境和感慨。下面是对诗意和赏析的分析:

诗的前两句写出苏轼退隐之后的宁静和自在,他退隐后过上了清闲的生活,与当初官场的忙碌相比,仿佛回到故乡一般。酒余欢适似还乡,苏轼在闲暇之余,喝酒欢乐,心情愉悦,仿佛回到了故乡的乡间欢庆之中。

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苏轼内心的病痛和追求安宁的愿望。他说不妨更有安心病,这里的安心病指的是内心的病痛,也可以理解为他内心的烦忧和不安。卧看萦帘一炷香,他在床上躺着,看着萦绕的窗帘,燃着一炷香,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静。

诗的后两句写出了苏轼对于自己内心追求的无奈和困扰。他问心中有何求遣病安,多年来他的内心病痛无法舒解,就像古井不生波澜一样。只愁戏瓦闲童子,却作泠泠一水看,他感到困扰的是自己像个调皮闲散的孩童,却只能默默地注视着清澈的水流,无法摆脱内心的困扰。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的心境和独特的悟性。小阁低窗卧晏温,这里描写了他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但他并非默默无言,而是心中了然于此,不言不语。维摩示病吾真病,谁识东坡不二门,苏轼借维摩诘问病痛真相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内心真实的病痛,但又感到无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独特的心境和见解。

这首诗词通过对苏轼退隐生活的描写,表达了他内心的病痛和追求安宁的愿望,同时也展现出他的独立思考和超脱世俗的悟性。诗中运用了对比和典故,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考。

作者介绍

苏轼(一○三七~一一○一),字子瞻,一字和仲,自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试制科,授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事。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除判登闻鼓院,寻试馆职,除直史馆。三年,父洵卒,护丧归蜀。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服除,除判官告院兼判尚书祠部,权开封府推官。四年,通判杭州。歷知密州、徐州。元丰二年(一○七九),移知湖州,乌臺诗案狱起,贬黄州团练副使。四年,移汝州团练副使。八年春,得请常州居住,十月知登州。寻召除起居舍人。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迁中书舍人,改翰林学士。四年,知杭州。六年,除翰林学士承旨,寻知颍州。歷知扬州、定州。绍圣元年(一○九四),贬惠州。四年,再贬儋州。徽宗即位,赦还,提举玉局观。建中靖国元年,卒于常州,年六十六(按:轼生于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时已入公元一○三七年)。孝宗时謚文忠。有《东坡集》四十卷、《后集》二十卷、《和陶诗》四卷等。《宋史》卷三三八有传。 苏轼诗,卷一至卷四六,以清道光刊王文诰《苏文忠公诗编注集成》爲底本,卷四七、四八,以清干隆刊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爲底本。校以宋刊半叶十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甲)、宋刊半叶十二行本《东坡集》《东坡后集》(残,简称集乙,集甲、集乙合称集本)、宋眉山刊《苏文忠公文集》(残,简称集丙)、宋黄州刊《东坡先生后集》(残,简称集丁),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简称集戊)、宋刊《集注东坡先生诗前集》(残,简称集注)、宋嘉泰刊施元之、顾禧《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甲)、宋景定补刊施、顾《注东坡先生诗》(残,简称施乙,施甲、施乙合称施本)、宋黄善夫家塾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甲)、宋泉州刊《王状元集百家注分类东坡先生诗》(残,简称类乙)、元务本书堂刊《增刊校正王状元集注分类东坡先生诗》(简称类丙,类甲、类乙、类丙,合称类本)、明成化刊《东坡七集》(简称七集)、明万历刊《重编东坡先生外集》(简称外集)、清查慎行《补注东坡编年诗》(简称查注)、清冯应榴《苏文忠诗合注》(简称合注)。参校资料一爲金石碑帖和着录金石诗文的专着的有关部分;一爲清人、近人的苏诗校勘批语,其中有何焯所校清康熙刊《施注苏诗》(简称何校),卢文弨、纪昀所校清干隆刊查注(分别简称卢校、纪校),章钰所校缪荃孙覆明成化《东坡七集》(简称章校)。卷四八所收诗篇除《重编东坡先生外集》外,还分别採自《春渚纪闻》、《侯鲭录》等书,亦据所采各书及有关资料进行校勘。新辑集外诗,编爲第四九卷。起仁宗嘉祐四年己亥十月,公按:谓苏轼还朝,侍宫师按:谓苏洵自眉山发嘉陵,下夔、巫,十二月至荆州作。

诗词推荐

蚤负功名志,从戎岂素心。治军先肃靖,游艺亦精深。湖海开豪气,云天廓义襟。高门尚余庆,兰玉正森森。

似龙鳞又足,只是欠登门。月里腮犹湿,泥中目未昏。乞锄防蚁穴,望水写金盆。他日能为雨,公田报此恩。

高高花飞惊愁颜,珠帘昼锁春风闲。少年金鞍照秦地,玉巵双覆应埃间。花间蝴蝶双飞舞,感触深心心更苦。昨夜阴云数尺许,连宵变作西窗雨。

群峰过雨涧淙淙,松下扉扃白鹤双。香透经窗笼桧柏,云生梵宇湿幡幢。蒲团僧定风过席,苇岸渔歌月堕江。谁悟此生同寂灭,老禅慧力得心降。

山花夹径幽,古甃生苔涩。胡床理事馀,玉琴承露湿。朝与诗人赏,夜携禅客入。自是尘外踪,无令吏趋急。

老为吴会客,耆旧不相忘。政以牛马走,曾陪鹓鹭行。千年书穴在,六月镜湖凉。从此登临地,回头忆侍郎。

水合百源争一关,正须滟滪控奔湍。露机象马浑闲事,合作颓波砥柱看。

庭空客散人归后,画堂半掩朱帘。林风淅淅夜厌厌,小楼新月,回首自纤纤。春光镇在人空老,新愁往恨何穷。金窗力困起还慵。一声羌笛,惊起醉怡容。(李后主《临江仙》。前后两调,各逸其半)寻春须是阳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后主《菩萨蛮》)帝乡烟雨锁春愁,故国山川空泪眼

红轮决定沉西去,未审魂灵往那方。哭恸一声无处避,櫂头亲见本爷娘。

海边鼓角动星辰,我复驱贫近海滨。强对溪山方袖手,不堪梅柳已惊春。新元北客愁边泪,故国西郊日暮尘。谁与高寒伴幽独,雪声清梦入霜筠。

杨柳无烟江水长,邻家风雨杏饧香。逢君共把金陵酒,忙却今朝在异乡。

夜雨解残雪,朝阳开积阴。桃符呵笔写,椒酒过花斟。巷柳摇风早,街泥溅马深。行宫放朝贺,共识慕尧心。

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讥弹更到无香处,常恨人言太刻深。

丛榆落碎钿,蔓柳扑轻绵。丽畹暗红雾,曲堤横翠烟。嘉树正阴合,好禽新晤圆。东窗日已满,犹托隐囊眠。

东风放牧出长坡,谁识阿童乐趣多。归路转鞭牛背上,笛声吹老太平歌。

听鹤亭前春澹沱,宿雨犹含百花妥。已愁三月酒船空,宣也抱琴能觅我。为言来自青衣洞,载得官醪满书舸。青衣仙人期远游,紫鸾将车尚虚左。老夫久矣厌刍豢,从之欲乞丹砂颗。孰云仙佩不可攀,洞天芒芒云久锁。只缘酤禁日以迫,尔尊我罍视犹夥。便须秉烛夜相继,过此将无生酒祸。

小舫一艘新造了,轻装梁柱庳安篷。深坊静岸游应遍,浅水低桥去尽通。黄柳影笼随棹月,白蘋香起打头风。慢牵欲傍樱桃泊,借问谁家花最红。

空山有大木,琅玕叶敷腴。末至更摧落,岂复润朽株。东西四百载,天明拱黄图。哀哀李杜死,诸贤亦沦胥。庸蜀反安燃。大厦终难扶。长怀追爽鸠,谁复来此居。

火云叠影抱炎曦,沾沐身閒与胜宜。卷叶初开芰荷沼,轻房半击石榴枝。茶枪早翠吟魂适,蔗境馀佳渴肺知。汗马属鞬非我事,到头攘臂是支离。

丙中甲上奇章石,水底山巅杜预碑。矻矻一生图不朽,光风好处几曾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