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厉鹗的《春寒·漫脱春衣浣》
拼音和注音
màn tuō chūn yī huàn jiǔ hóng , jiāng nán èr yuè zuì duō fē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江南:(名)①长江下游以南的地区,即江苏、安徽两省南部及浙江北部。②泛指长江以南:~风光。
二月:1.二月(月份)一般指2月(公历日期)。2.柔石创作中篇小说。
最多:表示在数量上排名第一的事物。
春衣:春季穿的衣服。
厉鹗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原诗
漫脱春衣浣酒红,江南二月最多风。
梨花雪后酴醾雪,人在重帘浅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