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萧纲的《雉朝飞操》
拼音和注音
bù rú suí dàng zi , luó mèi fú chén yī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走路~骑车快。论手巧,大家都~他。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荡子:指辞家远出﹑羁旅忘返的男子。浪荡子。谓游手好闲,不务正业或败坏家业的人。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原诗
晨光照麦畿,平野度春翚。
避鹰时耸角,妒垄或斜飞。
少年从远役,有恨意多违。
不如随荡子,罗袂拂臣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