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子诗

积雨莓苔色,秋风松桂林。
莫随蓬鬓改,黄落见真心。

作品评述

《扇子诗》是宋代诗人李石创作的一首诗词。它以简洁明快的表达方式,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和人生的哲理。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积雨莓苔色,秋风松桂林。
莫随蓬鬓改,黄落见真心。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两个主题:自然景色和人生观念。

首先,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以及下雨后莓苔的绿色和秋风中松树和桂树的形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这些描写传递出一种宁静和宜人的感觉,让人们想象到一个湿润又凉爽的秋日景象。这种细腻的描绘和对自然景色的感知,使诗词散发出一种清新和恬静的氛围。

其次,诗人通过对人生观念的思考,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理。他警示人们不要随波逐流地改变自己的容颜,而要坚守真实的内心。诗中的“蓬鬓”指代人的发丝已经变白,是对人老去的隐喻。诗人告诫人们不要因为外貌的改变而迷失自己的本心,而应该以真诚的内心去面对岁月的变迁。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表达,将自然景色和人生观念相融合。它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叹,同时也提醒人们要保持真实和坚守内心的价值观。这种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使这首诗词具有深远的意义,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悟到生活的真谛。

作者介绍

李石(?~一一八一),字知几,号方舟子,资州(今四川资中)人。高宗绍兴二十一年(一一五一)进士(清光绪《资州直隶州志》卷一三)。调成都户曹参军。召爲太学录,迁太学博士。二十九年,出爲成都府学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三)。歷通判彭州,知黎州、合州、眉州。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爲成都府路转运判官,寻罢(《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一二)。八年卒(《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一三)。有《方舟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八),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四卷,事见本集卷一○《自叙》。 李石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方舟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出门便为客,惘然悲徒御。四海维一身,茫茫欲何去。经山复历水,百恨将千虑。剑阁望梁州,是君断肠处。孤云伤客心,落日感君深。梦里蒹葭渚,天边橘柚林。蜀江流不测,蜀路险难寻。木有相思号,猿多愁苦音。莫向愚山隐,愚山地非近。故乡可归来,眼见芳菲尽。

万里驱兵过海门,此生今日报君恩。回期直待烽烟静,不遣征衣有泪痕。

秦王骋奇观,不惮阻且脩。万里走辙迹,八荒开囿游。劳歌久已息,遗筑今尚留。千载威神尽,骊山空古丘。

适轩新开非华饰,为爱情凉消暑湿。景象各般何处来,尘埃一点应难入。蒲团禅版静沉沉,松韵竹风常龚龚。香断炉寒坐夜深,苔墀月满无人立。

浮桥翠盖拥。平旦雍门开。石崇迎客至。山涛载妓来。水纹恒独转。风花直乱回。谁能惜红袖。宁用捧金杯。

麈尾与筇杖,几年离石坛。梵馀林雪厚,棋罢岳钟残。开卷喜先悟,漱瓶知早寒。衡阳寺前雁,今日到长安。

洹河见水老如新,此见云何别妄真。心本佛心须作佛,境皆尘境莫随尘。空中花果浮生眼,梦裹悲欢现在身。万事卢胡吃茶去,不知谁主更谁宾。

门前籍籍草生径,堂上熙熙气吐春。遮眼图书聊度日,放情丝竹最关身。年来冯脱乌皮几,客去时干漉酒巾。卜筑城中移榜就,休心便作广陵人。

吹散青云见好峰,家林祗在此山东。寄声猿鹤休悲怨,蕙帐今宵遂不空。

春风澹荡江如绮,楼船一道通易水。近川花柳尽容华,为过佳人若桃李。节旄前路光辉拥,受诏采择复充送。合相当知偃月形,问祥应有怀日梦。君王正在柏梁台,欢进千年紫玉杯。太史占天先入奏,二星遥扈四星来。

两日山寻尽野花,今晨水眺如桑麻。春风娇得千垂柳,恰限身才个个斜。

孑孑归樯五两翻,香林禅石抱云根。单囊憩罢还微笑,却是青山不出门。

山似游龙势欲奔,山中有路透天阍。峰峦常带烟霞色,洞穴浑无斧凿痕。

离灯及晨辉,行人起复思。出门两相顾,青山路逶迤。

人物一衰谢,微言难重寻。殷勤永嘉末,复闻正始音。清谈未足多,感时意殊深。少年有奇志,欲和南风琴。荒森蜩蚻乱,废沼蛙蝈淫。遂欲掩两耳,临文但噫喑。萧然王郎子,来自缑山阴。(其婿王巩携来。)云见浮丘伯,吹箫明月岑。遗声落淮泗,蛟鼍为悲吟。愿公正王度,祈招继愔愔

雷雨江山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

远雪亭亭望未销,岳阳春浅似相饶。短芦冒土初生笋,高柳偷风已弄条。波泛洞庭猵獭健,谷连荆楚鬼神妖。中流菱唱泊何处,一只画船兰作桡。

先帝遗弓剑,威灵在九州。方悲风驭远,已见月衣游。别殿笙歌动,中天彩翠浮。觚棱参魏阙,气象拟蓬丘。羽卫生幢盖,都人识冕旒。吾君孝心远,文考百无忧。

散策问芳菲,春半花犹未。蓓蕾枝头怯苦寒,恰似人憔悴。人莫恨花迟,天自催寒去。雨意才收日气浓。玉靥红如醉。

西源穷尽到东源,直注层崖五磴泉。真境无{缶系}追汗漫,胜游聊得弄潺湲。风生虎啸层岩底,月上猿啼古木巅。祇待归休林下去,来同灵默此安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