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刘敦元的《登粤秀山》
拼音和注音
fēn máo tóng zhù bù kě pān , zhǎng yǔ luó fú sì bǎi sān shí èr fēng tóng càn yá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不可:1.助动词。不可以;不能够:~偏废。~动摇。二者缺一~。2.跟“非”搭配,构成“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3.决不能,必须不。
十二:1.十分之二。2.特指税率或利率十分之二。3.形容数量多或程度深。
十二峰:亦作'十二峯'。指川﹑鄂边境巫山的十二座峰。峰名分别为:望霞﹑翠屏﹑朝云﹑松峦﹑集仙﹑聚鹤﹑净坛﹑上升﹑起云﹑飞凤﹑登龙﹑圣泉。曲牌总名的一种。属南曲南吕宫,以由《三仙桥》﹑《白练序》﹑《醉太平》﹑《普天乐》﹑《征胡兵》﹑《香遍满》﹑《琐窗寒》﹑《刘泼帽》﹑《三换头》﹑《贺新郎》﹑《节节高》﹑《东瓯令》十二只曲牌组成,故名。
三十:1.数词。十的三倍。2.指三十岁3.指三十年。
铜柱: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神话传说中的天柱。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刘敦元
不详
原诗
楚人一炬秦灰冷,汉室金汤迁洛鼎。
九枝赤日丽中天,人间爝火齐销泯。
何物小尉龙川陀,称王已足帝为何。
黄屋左纛不数世,楼船横浦来伏波。
鋹祖孙亦狡悍,手取潮韶桂容管。
刺史谁呼属洛州,风流天子春光满。
珍珠沟水火山香,璇房银殿相煇煌。
那知身作降王长,茂陵玉碗难终藏。
粤中自昔成战垒,负贩侯王今已矣。
朝汉高台落日寒,呼銮古道悲风起。
我登粤秀俯众山,海天如镜无波澜。
圣人当阳百灵顺,中原瑞气涵诸蛮。
分茅铜柱不可攀,长与罗浮四百三十二峰同孱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