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远公经台

兰若无人到,真僧出复稀。
苔侵行道席,云湿坐禅衣。
涧鼠缘香案,山蝉噪竹扉。
世间长不见,宁止暂忘归。

作品评述

中文译文:《题远公经台》
没有人来到兰若寺,真正的僧人也很稀少。
青苔侵蚀了走道的拾铺,云雾湿润了禅衣的坐垫。
溪边的老鼠爬上了香案,山间的蝉鸣扰动了竹门。
在这世间很久没有见面,还不如暂时忘记回去的念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由唐代诗人祖咏所作,描述了兰若寺远离尘嚣,僧人很少,清静宁荣的景象。诗人通过描写寺庙的境况,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追求宁静心境的向往。

首先,诗中提到兰若寺几乎没有人光顾,真正的僧人也稀少。这暗示了寺庙的宁静和清净,与外界喧嚣的世俗相对立。青苔侵蚀了走道的拾铺,云雾湿润了禅衣的坐垫,描绘了一种有年代感的孤寂和安静的氛围。

接着,诗人提到溪边的老鼠爬上了香案,山间的蝉鸣扰动了竹门,以此突出了兰若寺中的静谧与宁静。这些细节描写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与它共处的安详心情。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疲倦和对离开尘嚣回归清静的向往之情。他说:“在这世间很久没有见面,还不如暂时忘记回去的念头”,表达了一种对人世间纷扰的失望和厌倦,希望能暂时抛开世俗的琐碎忧虑,回归内心的平静和宁静。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细致入微的描写,勾勒出了兰若寺的景象和诗人的心境。通过对禅寺的描写,表达了对宁静和追求心灵解脱的向往,充满了内心的孤独、忧伤和超脱尘世的思考。整首诗音韵和谐,意境深远,给人以静谧和思考的空间。

作者介绍

祖咏,洛阳人。登开元十二年进士第,与王维友善。诗一卷。

诗词推荐

一带不结心,两股方安髻。惭愧白茅人,月没教星替。剩结茱萸枝,多擘秋莲的。独自有波光,彩囊盛不得。蛮丝系条脱,妍眼和香屑。寿宫不惜铸南人,柔肠早被秋波割。清澄有馀幽素香,鳏鱼渴凤真珠房。不知瘦骨类冰井,更许夜帘通晓霜。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回首情亲处,相过濑水阳。十年能几见,一疾痛云亡。县郭山空秀,家园橘自霜。主人今已矣,鸥鹭亦凄凉。

事往不可追,愁来不可扫。悠悠百年间,一身孰能保。昔为席上珍,今作路傍草。倚伏理则然,宁复有当道。古者贤圣人,身否亦枯槁。嘉名如日月,万事犹杲杲。浮云非我心,归根以为宝。茫昧曷能明,吾将问苍昊。

自用金钱买槿栽,二年方始得花开。鲜红未许佳人见,蝴蝶争知早到来。

颜貌元非借酒红,那堪和气更春风。梅边索笑閒吟处,句法甭圆字辽工。

使旌驱近郭,民宴列芳池。洩洩春台上,沈沈暮海涯。鸿惊人宛转,电激骑追随。此会经年至,须防日似驰。

因请休兵谏不行,首阳遁迹似沽名。既言不食周家粟,薇蕨谁家土上生。

炉峰绝顶楚云衔,楚客东归栖此岩。彭蠡湖边香橘柚,浔阳郭外暗枫杉。青山不断三湘道,飞鸟空随万里帆。常爱此中多胜事,新诗他日伫开缄。

居丧贫御史,家近亦难归。却恐诏起复,如何赎绣衣。仆夫潜去尽,亲友频来稀。惟有刘东观,时时扣掩扉。

小雨病良已,新秋夜渐长。隔城闻鹤唳,出户逐萤光。荒径穿蒙密,遥空望莽苍。泉声落环佩,肝肺为清凉。

向来经世蕴,每作负山驰。鬓发不留黑,京尘惭旧缁。生涯黄卷在,心事白鸥知。回首林泉癖,穷吾不为诗。

攒簇乾坤造化来,手抟日月炼成灰。金公无言姹女死,黄婆不老犹居胎。铅炉慢养真金液,土釜先乾活水银。汞心炼神亦龙性,铅身凝气白虎命。内外浑无一点阴,万象光中玉清镜。

东山残雨挂斜晖,野客巢由指翠微。别酒稍酣乘兴去,知君不羡白云归。

西风催户西,落叶动相思。柏香穿石鼎,孤起学游丝。帘垂草亭静,篱菊弄幽姿。万物同一气,荣悴只如斯。哦诗诗未成,览镜添霜髭。

山中人不见,云去夕阳过。浅濑寒鱼少,丛兰秋蝶多。老年疏世事,幽性乐天和。酒熟思才子,溪头望玉珂。

寻得仙家不姓梅,马嘶人语出尘埃。竹和庭上春烟动,花带溪头晓露开。绕岸白云终日在,傍松黄鹤有时来。何年亦作围棋伴,一到松间醉一回。

南园清夜。临水朱阑垂柳下。从坐莲花。潋滟觥船泛露华。酒阑歌罢。双□前愁东去也。回想人家。芳草平桥一径斜。

应供何来此,囊书谒紫宸。清间频赐对,止观久谈真。恳谢兰袍宠,恩颁宝字新。重还乡寺日,学侣益归亲。

烟尽戍楼空,又是一帘佳月。何事山城留滞,负好花时节。烧灯翦彩没心情,应有翠娥说。欲借好风吹恨,奈乱云愁叠。

微显阐幽,三体五例。严乎成言,褒贬一字。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