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居静安坊,答元八郎中

长安寺里多时住,虽守卑官不苦贫。
作活每常嫌费力,移居只是贵容身。
初开井浅偏宜树,渐觉街闲省踏尘。
更喜往还相去近,门前减却送书人。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唐代张籍所作,题为《移居静安坊,答元八郎中》。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长安寺里多时住,
虽守卑官不苦贫。
作活每常嫌费力,
移居只是贵容身。
初开井浅偏宜树,
渐觉街闲省踏尘。
更喜往还相去近,
门前减却送书人。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张籍在长安寺居住的一段时光,答复了友人元八郎中关于他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的问题。诗人表达了自己虽然身居低位卑官,但并不感到贫穷的困扰。他感叹自己从事文学创作时常常觉得费力,而移居则是为了保持自身的尊严和体面。诗人提到自己在新居的院子里种了树,虽然井水浅,但正好适合种植树木。他逐渐感觉到新居所在的街道宁静,少有尘土扬起。他更加喜欢往来的人们离自己越来越近,门前的送书人也减少了。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自己的居住环境和生活状态,反映了张籍内心的一种平和和从容。尽管他的官职地位不高,生活并不富裕,但他并不为此所苦。他将精力集中在文学创作上,表现出对艰辛劳作的不满,希望通过移居改善自己的生活状态。诗中描写的井水浅和街道的宁静,以及与人相互靠近的场景,传递出一种宁静和安逸的氛围。这首诗词展示了张籍对现实生活的理解和对内心追求的平衡,也反映了他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和对身心舒适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追求宁静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个人价值和尊严的追求。

作者介绍

张籍,字文昌,苏州吴人,或曰和州乌江人。贞元十五年登进士第,授太常寺太祝。久之,迁祕书郎。韩愈荐为国子博士,歷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当时有名士皆与游,而愈贤重之。籍为诗长于乐府,多警句,仕终国子司业。诗集七卷,今编为五卷。

诗词推荐

主公晚节治家宽,婢惯奴骄号令难。圃在屋边慵种菜,井临砌畔怕浇兰。

少年有志觅封侯,老去知非万事休。薄有田园能自适,不妨卖剑买黄牛。

急雨洗残瘴,江边闲倚楼。日依平野没,水带断槎流。捣纸荒村晚,呼牛古巷秋。腐儒忧国意,此际入搔头。

听话危亭句景。芳郊迥、草长川永。不待崇冈与峻岭。倚栏杆,望无穷,心已领。万事浮云影。最旷阔、鹭闲鸥静。好是炎天烟雨醒。柳阴浓,芰荷香,风日冷。

吾宗席未暖淮滨,遣骑持书賸送珍。美实来从压沙寺,巨鱼长比藉糟人。欲雕好语略为报,但愧新诗如有神。领客不无桃李树,知君忆著故园春。

桐庐朝暮苦匆匆,潇洒宁能与昔同。堆案文书生眼黑,入京车马涨尘红。逢迎风月麴生事,弹压江山毛颖功。二子年来俱扫迹,颓然堪笑一衰翁。

御苑名花约万栽,芳心俱愿日华来。春风已暖梅先绽,长恨江南冒雪开。

清风细雨湿梅花,骤马先过碧玉家。正值楚王宫里至,门前初下七香车。

仿佛瑶姬拥仗来,茆檐化作玉楼台。平明绕砌圆残梦,元是梅花数树开。

山连翠羽屏,草接烟华席。望尽南飞燕,佳人断消息。

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江山积叠归程远,魂梦穿沿过处高。毕竟忘言是吾道,袈裟不称揖萧曹。

夷裔陵边久,文明运算高。三冬驰日御,一夜陨星旄。从此通戎赂,于今袭战袍。威灵赡庙像,列侍写贤豪。民获耕桑利,时无斥堠劳。金缯比干橹,未损一牛毛。

澹露零空,好风光袂,月华飞入觥筹。青莲碧藕,芡实与鸡头。笑傲纶巾羽扇,有如此、人物风流。西湖上,不妨游戏,民富自封侯。骈蕃。新宠渥,叶华延阁,领事园丘。看木牛流马,恢复神州。万里凉霄浩渺,使星共、南极光浮。从今好,一秋长醉,直醉过千秋。

去岁游春屧,苔痕故可寻。人家随岸远,塔影落湖深。

霜重麟胶劲,风高月影圆。乌飞随帝辇,雁落逐鸣弦。

蔼蔼声华动帝宸,一时车马走芳尘。文如屈宋才仍富。心似皋夔道已醇。身后功名因报主,生前勋业为忧民。知公本意安刘氏,不许身危更累亲。

山中举头望日边,长安不见空云烟。归来长安望山上,时移事改应潸然。管弦去尽宾客散,惟有马埒编金泉。渥洼故自千里足,要饱风雪轻山川。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旗前。却因瘦病出奇骨,盐车之厄宁非天。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画山何必山中人,田歌自古非知田。

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

过江何敢号高流,偶与俗人风马牛。画楫新摇严濑月,清尊又醉戴溪秋。壮心无复在千里,老气尚能横九州。古寺试求三丈壁,为君驱笔战蛟虯。

冬日乡闾集,珍烹得?尝。蟹供牢九美,鱼煮脍残香。鸡跖宜菰白,豚肩杂韭黄。一欢君勿惜,丰歉岁何常?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