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

逸才岂凡兽,服猛愚人得。
山泽生异姿,蒙戎蔚佳色。
青毡持与藉,重锦裁为饰。
卧阁幸相宜,温然承宴息。

作品评述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是唐代诗人羊士谔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斋中有兽皮茵偶成咏,
In the study, a beast's fur rug becomes the subject of a poem;

逸才岂凡兽,服猛愚人得。
Extraordinary talents are not possessed by ordinary beasts, but by the foolish who wear them.

山泽生异姿,蒙戎蔚佳色。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give rise to unique forms, and the Mongolian people's attire adds to their beauty.

青毡持与藉,重锦裁为饰。
Green felt is used to cover and cushion, while luxurious brocade is tailored for decoration.

卧阁幸相宜,温然承宴息。
Lying in the study, it harmoniously accommodates leisurely banquets.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斋室中的景象,以及其中摆放的兽皮茵(毡子)所带来的意象和感受。诗人羊士谔通过对兽皮茵的描绘和想象,表达了逸才和智慧之间的关系,以及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

诗中首先提到了兽皮茵,诗人认为真正的逸才并非普通的兽类所拥有,而是那些愚蠢的人所得到的。这里的兽皮茵可以被视为象征逸才的标志物,它所代表的智慧和才能是那些平庸的动物无法拥有的。这种对逸才的定义和观点,体现了唐代士人对于智慧和人格的重视。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山泽生发出的异样姿态,以及蒙古人的服饰给这个景象增添的美丽色彩。这里的山泽可以被视为大自然的表现,而蒙古人的服饰则代表着人文之美。这种自然和人文的结合,展示了和谐共生的景象。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兽皮茵的用途和斋室的氛围。青毡被用来覆盖和垫底,重锦被用来装饰。诗人通过描绘这些细节,展示了斋室的雅致和温馨。斋室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读书写字的地方,而兽皮茵的存在使得这个空间更加舒适和宜居。

整首诗通过对兽皮茵的描绘,表达了对逸才和智慧的追求,以及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关系。它展现了唐代士人对于智慧、人格和环境的重视,以及他们对于修身养性和雅致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诗词推荐

制之居首尾,俾之辨斜正。首动尾聿随,斜取正为定。有如提吏笔,有如执时柄。有如秉师律,有如宣命令。守彼方与直,得其刚且劲。既能济险难,何畏涉辽夐。招招俾作主,泛泛实司命。风乌愧斟酌,画鹢空辉映。古人存丰规,猗欤聊引证。

西风万里至,旷然天地秋。暮雨生夕凉,百虫鸣啾啾。楚山晓苍苍,楚水亦悠悠。骚人试登临,感物增离尤。所思在遐方,欲往路阻修。香草有蕙茝,嘉树有梧秋。白露委芳馨,彫零使我愁。穷年倦羁窘,江湖思旧游。纫兰制芰荷,飘泛一叶舟。肆情云水间,意适何所求。

唤作拄杖则触,不唤作拄杖则背。若也识得,荆棘林中撒手,是非海里横身。脱或未然,普贤乘白象,土宿跨泥牛。

家公旧治我曾游,只晓梅邨与凤洲。收拾遗文浩无涘,东南一部小阳秋。

策杖溪边。倚杖峰前。望琼林、玉树森然。谁家残雪,何处孤烟。向一溪桥,一茅店,一渔船。别般天地,新样山川。唤家僮、访鹤寻猿。山深寺远,云冷钟残。喜竹间灯,梅间屋,石间泉。

圣人防争心,权衡为之设。後世失其平,有星徒尔列。物物尚可欺,铢铢不须别。将淳天下民,安得必毁折。

幽思春云乱,拟向琴中说。徽寒锦荐高,未鼓弦中绝。尚有无弦韵,或可奏明月。阶前望冰轮,去去不停辙。薄命如妾何,秋风河汉阔。

到处聚观香案吏,此邦宜著玉堂仙。江云漠漠桂花湿,海雨翛翛荔子然。闻道黄柑常抵鹊,不容朱橘更论钱。恰从神武来弘景,便向罗浮觅稚川。

胡床一默,智游理窟。偏正往来,离微出没。上下混成也二仪之根,去来平等也三世之则。有时随应诸尘,不可说似一物。修证不无,污染不得。震之东,兑之西,离之南,坎之北。青州布衫,镇州萝蔔。当家行眼里有筋,本色汉舌头无骨。

下帷窥圃事多违,到得南园已夕晖。松竹不忙无世态,柳梅相逐见天机。仆便萧散朝犹睡,鹤惯羁孤晚自归。如此得闲堪自适,底须危处始知几。

新草天涯入断魂,若为有意眺郊原。只因老子春愁少,须著萧萧雨暗村。

志气凌云,精神英秀,得脱遍求真理。虚空炉户,自已天真,遭遇便能修制。师不高明,咫尺如隔,千里安分真伪。这黄芽赤髓,时人皆有,柰何愚昧。真烈士、斡运机关,凿开混沌,夺得夜明如意。辉辉宝盖,赫赫灵光,影隐大渊无滞。休纵心猿,盗了金鼎还丹,谩劳虚费。起三阳真火,

遐归犹胜践,风日清广宙。途巘意未阑,景绝原初副。回峦豁大壑,万古贮天漏。无人识秋河,此地一源透。鎔银谁戏剧,捣玉供喷漱。未知三峡桥,与此孰雄陋。却来据盘石,云气满襟袖。指雇组练军,汹涌出左右。八元坐收功,独听九韶奏。摧岩决涧手,笑我泫寒溜。出入更回头,云水

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魄。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磥砢千丈林,澄澈万寻碧。醉中草乐府,十幅笔一息。召见承明庐,天子亲赐食。醉曾吐御床,傲几触天泽。权臣妒逸才,心如斗筲窄。失恩出内署,海岳甘自适。刺谒戴接幂,赴宴著縠屐。诸侯百步迎,明君九天忆。竟遭腐胁疾,醉魄

已孤前度一中秋,满望今宵月下游。药杵放闲灵兔懒,镜奁掩却素娥愁。知谁有术擎梯取,枉费当年弄斧修。天靳清明每如此,樽前休恨翳云浮。

迟落前溪水,田家借一椽。容身函丈地,阖眼湿薪烟。马饲牛栏下,人眠狗窦边。此行频窘涩,吾意亦安然。

沉黎厅前三藏梨,老虎须牙龙甲皮。我来与国惜乔木,尚幸出屋繁孙枝。春风千花玉叶碎,秋日万子金圆垂。问禅谁是柏树子,听讼漫逐棠阴移。

三方各虎踞,猛将皆成群。屹然万人敌,惟髯称绝伦。仗节气盖世,横矟勇冠军。艰难戎马间,感慨竹帛勋。凤阙控蛮楚,庙食汉江濆。神游旧战地,庭树起黄云。

麻衣穿穴两京尘,十见东堂绿桂春。今日竞飞杨叶箭,魏舒休作画筹人。

过午浮阴掩石台,疾风掠草散狂埃。江豚吹皱空江浪,远见淮云卷雨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