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彭孙贻的《杂诗六首(其一)》
拼音和注音
biàn qǐ sān shí nián , huǒ fén suì chéng li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十年: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杨伯峻注:“十年,言其久也。”唐贾岛《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三十:1.数词。十的三倍。2.指三十岁3.指三十年。
彭孙贻
明末清初学者,彭孙遹从兄,南明隆武朝太常寺卿彭观民之子。
原诗
往者遇清夷,草间无聚啸。
群公坐阎阖,垂缨陟清要。
世事诚乱麻,昊天其不吊。
变起三十年,火焚遂成燎。
新亭陆沉叹,灾或及原庙。
名城为丘墟,狐社鬼并啸。
白骨矗马胫,千里有横烧。
近更苦驿骚,勤王困征调。
所过绝鸡犬,村落苦攻剽。
圣人洵至仁,屡下哀痛诏。
侧闻台阁论,似未耻纷噭。
言官所击排,旦贤夕不肖。
卿相握大权,辅弼拟周召。
世所欲用人,俱已布当道。
四郊尚多垒,其敢大夫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