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

清道丰人望,乘时汉主游。
恩晖随霰下,庆泽与云浮。
泉暖惊银碛,花寒爱玉楼。
鼎臣今有问,河伯且应留。

作品评述

扈从温泉奉和姚令公喜雪

饮泉气色怡,骋望汉皇归。
春雪荐温瓦,花云拂玉楼。
欲问恩波涨,河神让庆流。

中文译文:
跟随姚令公到温泉,奉献一首赞美雪景的诗。

诗意:
这是一首赞美雪景的诗。诗人描绘了清澈的温泉和远望汉皇归来的场景,将春雪与温泉、花云和玉楼相连,美不胜收。诗人提到欲问恩波涨,河神庆流,表达出雪景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和庆祝的心情。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温泉和雪景的美丽,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之情。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将温泉和雪景相结合,使诗意更加鲜明。同时,诗人也通过提及河神让庆流的形象,增添了一种神秘感和庄严感。整首诗意境高远,语言简练,展现了唐代诗歌的特点。

作者介绍

苏颋(670年-727年),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武功)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左仆射苏瑰之子。苏颋进士出身,历任乌程尉、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少卿、工部侍郎、中书侍郎,袭爵许国公,后与宋璟一同拜相,担任同平章事。苏颋是初盛唐之交时著名文士,与燕国公张说齐名,并称“燕许大手笔”。他任相四年,以礼部尚书罢相,后出任益州长史。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苏颋的轶事典故

思如泉涌

  唐隆政变后,苏颋负责草拟诏书。他随口述说,让书吏抄写,不仅速度很快,而且斟酌恰当。书吏多次对他道:“请您口述得稍慢一些,我们记不过来,恐怕会把手腕累坏。”宰相李峤叹道:“苏舍人思如泉涌,我比不上啊。”

不让前朝

  开元初期,苏颋、李乂担任中书侍郎,主掌文诰。一次,唐玄宗对苏颋道:“则天朝有李峤、苏味道,并称苏李,才冠当时。如今朕有你和李乂,也不比他们逊色。”

子过其父

  宋璟与苏颋一同执政时,关系融洽。苏颋遇事多谦让宋璟,对宋璟提出的意见,也尽力襄助。宋璟对人道:“我与苏氏父子,前后同时为相,苏仆射(苏瑰)宽厚长者,乃是国器。然而在对朝政提出建议以及处理政务的精敏程度方面,苏颋胜过他的父亲。”

不易忠节

  苏颋担任益州长史时,司马皇甫恂出使蜀地,索取库钱,购买锦半臂、琵琶捍拨、玲珑鞭等物,苏颋却不肯给钱。有人劝道:“您远离京都,不要忤逆皇帝。”苏颋道:“英明的皇帝不会以私人喜爱来夺取公众利益,我又怎能因远离京都而改变忠臣的节操?”

遗书止寇

  巂州蛮酋苴院勾结吐蕃,欲入侵唐朝。苏颋时任益州长史,他抓获一个间谍,不顾官吏出兵征讨的请求,修书给苴院,道:“不要这么做!”并将间谍送还。苴院羞愧不已,从此不敢再动入侵之念。

玄宗罢猎

  苏颋出葬时,唐玄宗在咸宜宫游玩,正欲前去打猎,得知消息后,悲伤的道:“苏颋今日下葬,我怎忍心去游乐。”于是返回宫中。

苏颋的家庭成员

父亲:苏瑰,官至尚书左仆射。

兄弟:苏诜,官至徐州刺史。

兄弟:苏冰,官至虞部郎中。

兄弟:苏乂,官至职方郎中。

苏颋的生平

早年经历

  苏颋自幼聪明过人,能一目数十行,过目不忘,后考中进士,授为乌程县尉,又被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累迁至监察御史。702年(长安二年),苏颋奉命复核来俊臣等酷吏所处理的案件,为负冤者洗脱冤屈。

累任要职

  706年(神龙二年),苏颋升任给事中,加修文馆学士,又拜中书舍人,专掌文诰。当时,苏颋的父亲苏瑰担任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二人同在朝中掌管枢密,荣耀一时。不久,苏颋改任太常少卿。

  710年(景云元年),苏瑰病逝。唐睿宗命将苏颋夺情,授为工部侍郎。苏颋上表推辞,唐睿宗又命李日知前去传旨。李日知回奏道:“臣见到苏颋悲痛欲绝的样子,实在不忍心说什么,担心他会发生意外。”唐睿宗只得允许苏颋守孝三年。

  713年(开元元年),苏颋守孝期满,就任工部侍郎。后来,唐玄宗问宰相道:“有从工部侍郎直接升任中书侍郎的先例吗?”宰相答道:“陛下任用贤能,何必计较其资历呢?”唐玄宗遂任命苏颋为中书侍郎、知制诰,又让他袭爵许国公。

担任宰相

  716年(开元四年),苏颋升任紫微侍郎、同紫微黄门平章事,成为宰相,并与侍中宋璟一同执政。宋璟为人刚正,对很多政务断然裁决,苏颋则顺从其美。在皇帝面前奏事时,宋璟若有没想到或一时答不上来的,苏颋就会上前协助。

  718年(开元六年),唐玄宗下诏严禁恶钱流通,并收缴民间私钱,熔铸为式钱,以致京师人心浮动,各项交易几乎停止。苏颋与宋璟上奏朝廷,建议由太府出钱二万缗,以平价收购百姓手中可供官府使用的滞销物品,并允许两京官员预支官俸,使得良钱流入民间。

  719年(开元七年),王皇后的父亲王仁皎去世,其子王守一请求援用窦孝谌的先例,修筑五丈一尺高的坟墓。唐玄宗同意,但苏颋极力反对:“根据礼制,一品官墓高一丈九尺,陪葬皇陵者也只是高出三丈而已。窦太尉的坟墓,已经受到指责,只是当时无人指出它的过失,现在怎能重犯这样的错误!臣等对此再三劝谏,只是欲成就皇后美名。”唐玄宗大悦,赏苏颋绢帛四百匹。

晚年生活

  720年(开元八年),苏颋被罢为礼部尚书,不久出任益州大都督府长史,按察节度剑南各州。当时,蜀地凋敝,百姓流离。苏颋到任后,招募戍卒,开掘盐井,冶炼铁器,通过盐铁来赚取钱财,购买谷物,充实粮库。

  725年(开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禅泰山。苏颋随驾前往,并撰写朝觐碑文。十二月,唐玄宗采纳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议,将吏部的官吏选授事务分为十铨,命苏颋等十人主持吏部铨选。

  727年(开元十五年),苏颋病逝,终年五十八岁。唐玄宗在洛阳南门举哀,并废朝两日,追赠尚书右丞相,赐谥文宪。

诗词推荐

七度江南自作年,去年初喜奉椒盘。冬来误入文昌省,连日斋居未许还。今岁初辛日正三,明朝春气渐东南。还家强作银幡会,雪底蒿芹欲满篮。北客南来岁欲除,灯山火急万人扶。〈灯山例以北使见日立。欲观翠辇巡游盛,深怯南宫锁钥拘。〉

几年脱迹冠冕窟,一味偷生兵火中。不见君家好兄弟,何人怜我最奇穷。

浅约未曾来。一迳苍苔。缃桃无数棘花开。怪得闭门机杼静,挑菜初回。幽树鸟声催。欲去徘徊。□□别久易相猜。幽绪一晴无处著,戏打青梅。

向也何幸识仙翁,玉栗春明盛德容,又常一再见阿戎。神情颖异机生锋,公家流庆无终穷。

小雨湿诗人,人疑过渡频。望山高着眼,就树巧遮身。有句寻鸥说,无家认鹤亲。明朝上京去,酾酒酹溪神。

擗麟侑酒紫皇家,降乙开祥宝祚赊。又见仙真奉瑶检,从教日月数金沙。星明丙极方呈瑞,燕敞需云共拜嘉。壑算的知天与人,大椿何必问南华。

振羽曾参上国鸿,偶飞不到广寒宫。诗书教子心尤切,孝友承家德自丰。一命未酬耽学志,半途何负摄生功。新阡郁郁今埋骨,想见哀吟万国风。

薄税归天府,轻徭赖使臣。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去问殊官俗,来经几劫春。东南御亭上,莫问有风尘。

红亭出鸟外,骏马系云端。万岭窗前睥,千家肘底看。开瓶酒色嫩,踏地叶声干。为逼霜台使,重裘也觉寒。

梅台赏罢意何如,归插梅花登小车。陌上行人应见笑,风情不簿是尧夫。

祗事坤元,饬躬敢惮。爰洁粢盛,载严圭瓒。清明内融,嘉旨外粲。介我繁釐,时亿时万。

枕席清如水,萧然一老僧。鸡声消壁月,晓日失窗灯。山叶寒逾响,江云薄易凝。老僧曾教我,任运且腾腾。

叶下潇湘阔,杯浮岂道迟。宾鸿不到处,危彴独行时。翠岭祝融宅,乔松虞舜祠。云霞游遍日,振锡更何之。

君是轻薄子,莫窥君子肠。且须看雀儿,雀儿衔尔将。

农桑初轸素餐忧,幸尔天然大有秋。壮穗凝鎌黄{左禾右罢}稏,柔丝滑杼白绸缪。黎明妇女放鸡犬,薄暮儿童归马牛。饱暖自聊无背本,轻肥相尚莫如流。

地暖尚疑消玉马,云开早欲放金雅。

女萝施松柏,终始相因依。绳索发为婚姻,偕老相与期。夫今戍边城,贱妾无由随。行行日已远,何时定当归。但愿崇勋业,上报明主知。谅君守恒节,妾心终不移。

相见各头白,其如离别何。几年一会面,今日复悲歌。少壮乐难得,岁寒心匪他。气缠霜匣满,冰置玉壶多。遭乱实漂泊,济时曾琢磨。形容吾校老,胆力尔谁过。秋晚岳增翠,风高湖涌波。鶱腾访知己,淮海莫蹉跎。

白云岩上月,太平松下影。深夜秋风生,都成一片境。

并州古来称近胡,山雄气壮民足储。山根晋水发源处,平若皎监潜决疏。渐流渐急不可测,以至{左浮右虎}{左浮右虎}鸣清渠。岂惟俯可见毛发,况乃了了看龟鱼。下溉平田几百顷,稻苗{左禾右巴}稏曾不枯。兴亡莫问随水远,庙深草树空扶疏。伊君持节过其下,爱此佳趣聊停车。北望故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