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李光的《清湘道士潘静素抱琴南来予方谪居远屏郊外如逃虚中每佳辰良夜风清月明对脩竹俯清池必快作数弄如是几年今将北还旧隐索诗为别屡请而不懈因歌而送之》
拼音和注音
dào rén nán lái mào yán kù , yún shuǐ shēng yá jì kū mù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道人:(名)①对道教徒的尊称。②称佛寺中打杂的人。
生涯:1.指从事某种活动或职业的生活。2.指赖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财物。
云水:1.云与水。2.随意游玩。漫游如行云流水的飘泊无定,故称。3.指僧道。僧道云游四方,如行云流水,故称。4.河流名。在今广东省乐昌县南境。
枯木:1.干枯的树木。2.比喻颓丧之心或老朽之人。3.指刑具。。”4.指神主;棺材。
炎酷:盛暑;酷热。
李光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集三十卷,已佚。又有《椒亭小集》、《庄简集》等。
原诗
道人南来冒炎酷,云水生涯寄枯木。
嗟予久堕魑魅群,黎唱蛮歌耳根熟。
深林迥静啸鸺鹠,雨湿天阴闻鬼哭。
君来为我一挥手,洗尽胸中尘万斛。
伯牙师涓死已久,此声欲绝君能续。
快弹初作鸾凤鸣,忽如啼乌集华屋。
吟猱抑按神气闲,流水涓涓赴幽谷。
夜深馀响应霜钟,朝来吟对萧萧竹。
静中最喜读书声,妙响琅然振寒玉。
要知心与古人会,不务新奇誇俚俗。
浩歌别我出门去,潮回风便难追逐。
道人来时湘水浑,道人归去湘江绿。
湘灵抱琴待君来,月明莫向江头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