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令的《暮行》
拼音和注音
qíng yān qù rén gāo , mù sè shàng tiān bà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暮色:(名)太阳落下时昏暗的天色:~降临。[反]曙色。
上天:1.天空,天上。2.古人观念中的万物主宰者,能降祸福于人。3.前一天或前几天。
天半:天半tiānbàn高空。
王令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原诗
晴烟去人高,暮色上天半。
山衔日入深,云伫星出缓。
涂昏归鞍长,林近去翎短。
悠悠宵偃慵,衍衍暮行款。
南城岌高跻,近野匝四坦。
来期遐思舒,暮云所见罕。
星星飐风灯,历历吹月琯。
静乐遗世喧,清思破尘懒。
心通江海浮,气寒天地满。
兹兴将谁同,儿辈未宜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