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二首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
举头唯见日,何处是长安。
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
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

作品评述

《昭君怨二首》是唐代张祜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昭君对远离长安的怨恨和失望之情。

诗的中文译文如下:
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
举头唯见日,何处是长安。
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
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

诗意:
诗的第一句“万里边城远,千山行路难。”描绘了昭君身处边城的孤寂和行路的艰辛。她深感长安的遥远,无法轻易回到故乡。

第二句“举头唯见日,何处是长安。”反映了昭君对长安的思念之情。即使抬头望见阳光,她也无法确定自己身在何处以及距离长安有多远。

第三句“汉庭无大议,戎虏几先和。”表达了昭君对汉朝的失望。汉朝的朝廷没有进行重要的决策,战乱不断。她感到自己的牺牲和痛苦似乎没有带来和平。

诗的最后一句“莫羡倾城色,昭君恨最多。”昭君传说中是一个美丽的女子,但她并不羡慕那些过去的荣华富贵。她最多的是对自己命运的不满和怨恨。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昭君对自己追求爱情与幸福的失望和痛苦。她远离家乡,经历艰难困苦,却得不到长安的归属感。诗中的昭君更多地代表了那些在历史潮流中被牺牲和遗忘的普通人,表达了他们的思念和怨恨。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示了昭君内心深处的苦痛,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作者介绍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张祜,字承吉,清河人,以宫词得名。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多不合,自劾去。尝客淮南,爱丹阳曲阿地,筑室卜隐。集十卷,今编诗二卷。

诗词推荐

涉水更登陆,所向皆清真。寒草不藏径,灵峰知有人。悠哉炼金客,独与烟霞亲。曾是欲轻举,谁言空隐沦。远心寄白月,华发回青春。对此钦胜事,胡为劳我身。

昭君

蒙叟云聃死,当时有吊宾。始知关尹子,迂诞诳愚人。

昭君

妾在靖康初,胡尘蒙京师。城陷撞军入,掠去随故和。忽闻南使过,羞顶羖羊皮。立向最高处,图见汉官仪。数日望回骑,荐致临风悲。

昭君

米尽无人典破裘,送行万里一邹游。解舟又欲携君去,归舍聊须与妇谋。闻道年来丹伏火,不愁老去雪盈头。剩买山田添鹤口,庙堂新拜富民侯。

昭君

未见岑大虫,狐胆先惊破。密室不通风,家私狼藉了。更说新开乳窦山,无端刻粪作旃檀。

昭君

端居俄换负华三,荼苦於吾若荠甘。照影菱花惊雪白,强颜柏叶借春酣。人间扰扰多岐路,圣世悠悠欠指南。一穟黄云晴书永,叩门谁辨与同参。

昭君

阴云议雪风飕飕,黄沙翳暝征人愁。渔家假宿休疲骨,败芦纫壁茅盖头。行营鼓角声动地,钓翁不惯皆掩耳。刺船火急入葭苇,问讯鸥鹭莫惊起。

昭君

秦暴浑如狼牧羊,筑临洮郡至咸阳。苦防齐客出关外,岂料子婴降道傍。

昭君

峨峨石头,使乎让祖。己之匪存,圣之奚慕。或妄以山,或索云斧。音耗不通兮清源派分,吾斯语兮讵可论古。

昭君

桐庐江水闲,终日对柴关。因想别离处,不知多少山。钓舟春岸泊,庭树晓莺还。莫便求栖隐,桂枝堪恨颜。

昭君

离灯及晨辉,行人起复思。出门两相顾,青山路逶迤。

昭君

浪说三遗矢,犹堪一据鞍。君王不自试,耳目信人难。

昭君

青冢前头陇水流,燕支山上暮云秋。蛾眉一坠穷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

昭君

快阁江鸥远避人,西昌山月暗吹尘。百年卓茂传诗印,印出风光色色新。

昭君

离忧耿未和,春虑忽蹉跎。择木猿知去,寻泥燕独过。惊花翻霁日,垂柳拂烟波。激意屡怡赏,无如乡念何。

昭君

十年不到掖垣西,旧路重寻壁已泥。四户贵同公鼎重,九门高共斗杓携。追思往事惊陈迹,欲和长言怯巨题。老见诸贤虽缩忸,不量绵力尚思齐。

昭君

商颜紫芝久不采,淮南丹书竟安在。仙人劝我三洞游,身如骑龙到东海。海气茫茫云雾回,白波卷雪连山来。双童手弄海底日,红光一道金莲开。瑶草绿可折,琼树花冥冥。昔人炼丹丹灶在,锦苔绣石光清荧。雷行半空中,逢逢击天鼓。玉女鸾笙时下来,前头四足神鱼舞。醉拂珊瑚鞭玉虎,

昭君

受降城必破,回落陇头移。蕃道北海北,谋生今始知。

昭君

开花浊水中,抱性一何洁。朱槛月明时,清香为谁发。

昭君

三丹宝。难分剖。昏昏默默怎生保。*哩,哩*。在虚空长怀抱。绯衫裹了新乌帽。*哩,哩*。

昭君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