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韩愈的《感春五首(其五)》
拼音和注音
qīng chén huī huī zhú xiá rì , bó mù gěng gěng hé yān ā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耿耿:(形)①老想着,形容有心事:~于怀。②形容忠诚:忠心~。③形容明亮:银河~。
清晨:时间词。指太阳出来前后的一段时间。
薄暮:(书)(名)傍晚:~时分。[反]黎明|拂晓。
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原诗
辛夷花房忽全开,将衰正盛须频来。
清晨辉辉烛霞日,薄暮耿耿和烟埃。
朝明夕暗已足叹,况乃满地成摧颓。
迎繁送谢别有意,谁肯留恋少环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