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

肃哉清宫,熉珠照幄。
神之来思,八音振作。
赤鸟龙章,奉玉惟恪。
匪今斯今,先民时若。

作品评述

《高宗祀明堂前朝享太庙二十一首》是宋代真宗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高宗祭祀明堂和朝拜太庙的场景,表达了对神灵的敬畏之情和对祖先的崇敬之意。

诗词中提到了"肃哉清宫,熉珠照幄",这句话描绘了庄严肃穆的宫殿和闪烁的珠宝光芒,给人一种庄重肃穆的氛围。接着,"神之来思,八音振作"表达了作者对神灵的思念和对祭祀仪式中充满音乐和声音的场景的描绘。"赤鸟龙章,奉玉惟恪"则表达了朝廷官员们以庄严的礼仪奉献玉器的场景,彰显了对祖先的敬意和对祭祀仪式的庄重态度。

最后两句"匪今斯今,先民时若"则表明了作者对祭祀仪式的重要性和传承性的思考。他意味深长地表达了现在的祭祀仪式与古代先民时代的祭祀仪式并无二致,强调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这首诗词通过对祭祀仪式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神灵和祖先的敬畏之情,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整体氛围庄重肃穆而又庄重,通过景物的描写和隐喻的运用,传达出对历史传统的敬重和对祭祀仪式的认同。同时,这首诗词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祖先崇拜和宗教仪式的重视,展现出了当时社会文化的特点。

诗词推荐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化工不自了,待子辟蓁野。徐君神骨不埃尘,疏眉秀目方青春。穷追屡束寇贼手,幽讨却作烟霞人。当年远祖尝浮海,采药仙山竟何在。君今复探山中奇,潭潭六室世未知。呜呼安得此亭此洞在吾乡,庐岳自此

银蟾吸清露,白兔捣玄霜。青天万古明月,中有物苍苍。想是临风丹桂,费尽斫云玉斧,秋蕊自芬芳。印透一轮影,吹下九天香。怪霜娥,才二八,减容光。蛾眉几画新样,晚镜为谁妆。见说开元天子,曾到清虚仙府,一曲听霓裳。何事便归去,空断舞鸾肠。

胸次峥嵘落笔端,壁题留与老夫看。枯槎尚倚春风力,苍竹从来自岁寒。

温谷春生至,宸游近甸荣。云随天上转,风入御筵轻。翠盖浮佳气,朱楼依太清。朝臣冠剑退,宫女管弦迎。

连延花蔓映风廊,岸帻披襟到竹房。居士只今开梵处,先生曾是草玄堂。清尊林下看香印,远岫窗中挂钵囊。今日有情消未得,欲将名理问思光。

诸郎春鬓绿鬖鬖,阆苑幽为指南。大率已经平子目,未应更与阿戎谈。夜萤扑案光分烛,秋水挼青色染蓝。的见松窗珠树客,碧浔龙颔问谁探。

自君之出矣,万物看成古。千寻葶苈枝,争奈长长苦。

岭水争分路转迷,桄榔椰叶暗蛮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

荡荡空山草木青,枝禽飞下菜池冰。夜深月照茅檐静,翠石幽泉落几层。

夜上南楼望玉京,将星光底寿星明。不须便即骑黄鹤,且为皇家致太平。

琪树垂珠网,夹阶两旁。绿霄之外,周以玉阑,阑外方是碧落。阶所接亦玉池,中间涌起玉楼三重,千门万户,无非连璐重璧。屋覆金瓦,屋山缀红牙垂榼。四檐黄帘皆卷,楼中帝座,依约可望。红云自东来,云中虚皇乘玉辂,驾两金龙。侍卫可见者:灵官法服骑而夹侍二人,力士黄麾前导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春风尽日恣颠狂,吹散游云夜月光。露带清寒入花骨,暗寻帘幕度幽香。

风撼松涛震山谷,暴雨如 击石屋。山间白练顿千条,汇到门前作飞瀑。

岸帻临窗意未便,又拖筇杖出庭前。清秋欲近露沾草,皎月未升星满天。过埭船争明旦市,蹋车人废彻宵眠。齐民一饱勤如许,坐食官仓每惕然!

神之来矣,灵风肃然。云胡不留,旭旐有翩。乃举旧典,几以告虔。降福我邦,于万斯年。

湘东王好开芳甸,亭台环绕朱栏遍。就中应教谁最多,庾信江淹日欢宴。七十里围高木栅,花柳烧残少颜色。取次华林建邺边,奚不移归帝王宅。曾经行处苹芜漫,赖此名存悉歆羡。安知飞来旧时莺,舞去都非昔年燕。风擘残桃过短墙,更无人管任斜阳。惜春犹有伤心者,认作徐娘半面妆。

竹迷谁定知迷否,趁取滂沱好雨初。栽向凤池吹律处,劚従芸阁杀青余。迎风一啸朝回早,弄月相差直宿疏。应怪籍咸林下客,相看不饮作除书。〈仲冯方作左史,必与贡父并直于此。〉

胡儿又看绕淮春,叹息犹为国有人。可使翠华周宇县,谁持白羽静风尘。五年天地无穷事,万里江湖见在身。共说金陵龙虎气,放臣迷路感烟津。

无住师参第一禅,指开古洞秀岩天。东扶西倒都休问,且结人间见在缘。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