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风师乐章·迎俎酌献

德盛昭临,迎拜巽方。
爰候发生,式荐馨香。
酌醴具举,工歌再扬。
神歆入律,恩降百祥。

作品评述

《祀风师乐章·迎俎酌献》是唐代包佶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描绘了一场庄重的祭祀仪式,展示了祭祀的庄严和神圣。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德行高尚的君主显临,我们迎接并向巽方敬拜。为了等待神明的降临,我们献上芬芳的香气。酒器摆满,歌声再次响起。神明欣赏着我们的祭祀,恩泽降临,百事皆吉祥。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场景,展示了唐代人们对于神明的崇敬和虔诚。诗人以简洁而庄重的语言,表达了祭祀的庄严和神圣,以及人们对于神明的虔诚敬畏之情。诗中的“德盛昭临”和“恩降百祥”表达了祭祀的目的是为了祈求神明的保佑和恩赐,以带来吉祥和幸福。

整首诗词以庄重而肃穆的氛围贯穿始终,通过韵律和节奏的运用,使诗词更加凝练而富有节奏感。诗人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如酒器的摆放和歌声的响起,进一步增强了诗词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使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祭祀仪式的庄严和神圣。

这首诗词展示了唐代人们对于神明的敬畏和崇敬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们对于吉祥和幸福的追求。诗词通过描绘祭祀仪式的场景,以及对细节的把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祭祀仪式的庄严和神圣,进而引发对于神明和命运的思考。

作者介绍

包佶,字幼正。天宝六年及进士第,累官谏议大夫。坐善元载贬岭南,刘晏奏起为汴东两税使。晏罢,以佶充诸道盐铁轻货钱物使,迁刑部侍郎,改祕书监,封丹阳郡公。诗一卷。 包佶字幼正,包融之子。登天宝六载杨护榜进士第,累官至祕书监。与刘长卿、窦叔向善。补诗一首。

诗词推荐

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遥望龙墀新得意,九天敕下多狂醉。骅骝一百三十蹄,踏破蓬莱五云地。物经千载出尘埃,从此便为天下瑞。

太史南游上会稽,爱奇端欲助文辞。萧骚白发离骚国,不到巴陵终欠诗。

续得远公派,结庵千仞巅。利名俱拚舍,寒暑任推迁。供佛燃香篆,餐松燕石泉。个中三昧处,克广自远边。

大道青楼御苑东,玉栏仙杏压枝红。金铃犬吠梧桐月,朱鬣马嘶杨柳风。流水带花穿巷陌,夕阳和树入帘栊。瑶池宴罢归来醉,笑说君王在月宫。

从事谁独贤,而来均宴喜。幽禽杂啸呼,珍木竟丛倚。兴将物色俱,闲厌箫鼓美。宁同不闻问,讼息时游此。

南朝藩阃地,八友旧招寻。事往山光在,春晴草色深。曲池鱼自乐,丛桂鸟频吟。今日中兴运,犹怀翰墨林。

吴楚烟波里,巢由季孟间。只言无事贵,不道致身闲。别渚莲根断,归心桂树顽。空劳钟璞意,尘世隔函关。

迎今送古,叹春花秋月,年年如约。物换星移人事改,多少翻腾沦落。家给千兵,官封一品,得也无依托。光阴如电,百年随手偷却。有幸悟入玄门,擘开疑网,撞透真欢乐。白玉壶中祥瑞罩,一粒神丹挥霍。月下风前,天长地久,自在乘鸾鹤。人间虚梦,不堪回首重作。

阅遍岸花汀草,捻髭危坐渔矶。一笑冥搜得句,溪山争吐光辉。

井邑白云间,严城远带山。沙墟阴欲暮,郊色淡方闲。孤径回榕岸,层峦破枳关。寥寥分远望,暂得一开颜。

轮扁不能令子巧,老聃虽智若为传。遗经尚在台如故,弟子今无似喜贤。

自怜萍梗老羁孤,暂寓僧寮不用租。九日有钱还可醉,不然萸菊酒俱无。

有时自问自家身,莫是羲皇已上人。日往月来都不记,只将花卉记冬春。

水边篱落独横枝,冉冉风烟岑寂。踏雪寻芳村路永,竹屋西头遥识。蕙草香销,小桃红未,醉眼惊春色。离愁何处,断肠无限陈迹。憔悴素脸朱唇,天寒日暮,倚阑干无力,岁晚天涯驿使远,难寄江南消息。自笑平生,怜清惜淡,故园曾亲植。百花虽好,问还有恁标格。

西楼见月似江城,脉脉悠悠倚槛情。万里此情同皎洁,一年今日最分明。初惊桂子从天落,稍误芦花带雪平。知称玉人临水见,可怜光彩有馀清。

壮心老自消,秋思悲不怨。中怀不堪七,那用日食万。朝阳净涂潦,白露沾草蔓。夹衣搜故褚,酒债积新卷。狙猿便林薮,冠带愁槛圈。梦追赤松游,食我青精饭。归心久已尔,佳句聊复劝。近闻洮东将,间出边马健。裨王坐受缚,右袂行将献。念此愧无功,归欤适吾愿。

款款穿芳径,双双度短墙。不知身是幻,抵死恋花香。

猫头名字出长沙,别号犀株岂过夸。好对竹尊招二子,藕如船大枣如瓜。

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薏苡。负君赤手缚于菟。观书到老眼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

东风一笑可人心,旋沥新醅对客斟。山色未匀春意浅,梅花已老白云深。半轩依竹闲听雨,千里怀人欲抱琴。试问樵溪隔年意,碧波东注渺难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