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世贞的《答助甫(其一)》
拼音和注音
kū bà gāo tiān tīng zhuǎn yáo , zhōng yuán jí mù mǎng xiāo xi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中原:(名)历史上通称我国河南一带或黄河中下游地区。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极目:1.满目;充满视野。2.用尽目力(远望):~远眺。
王世贞
王世贞(1526年-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汉族,太仓(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后七子”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文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原诗
哭罢高天听转遥,中原极目莽萧萧。
谁怜蓟苑飞霜薄,不救秦庭赤日骄。
事去几人馀旧迹,穷来何地折吾腰。
虚劳九辨哀湘手,惨淡浮云未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