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南北朝萧纲的《拟落日窗中坐诗》
拼音和注音
xìng liáng xié rì zhào , yú huī yìng měi r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日照:一天中太阳光照射的时间。日照长短随纬度高低和季节而变化,并和云量、云的厚度以及地形有关。夏季我国北方日照长,南方日照短,冬季相反。
辉映:(动)照耀;映射:水光山色交相~。
萧纲
萧纲(503―551),梁代文学家。即南朝梁简文帝。字世缵。南兰陵(今江苏武进)人。梁武帝第三子。由于长兄萧统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乱,梁武帝被囚饿死,萧纲即位,大宝二年(551年)为侯景所害。
原诗
杏梁斜日照,馀辉映美人。
闻函脱宝钏,向镜理纨巾。
游鱼动池叶,舞鹤散阶尘。
空嗟千岁久,愿得及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