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末清初陈恭尹的《感怀十七首(其十二)》
拼音和注音
bù rú qiú lìng míng , gāo yù liú dān qī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丹青:(书)(名)①丹为红色的朱砂,青为青色的石青,古人常以此为颜料作画,故代指绘画。②指史册;史籍。
不如: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说的:走路~骑车快。论手巧,大家都~他。天时不如地利。——《孟子·公孙丑下》
陈恭尹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原诗
太息复太息,百年同木石。
富贵比春华,一落谁相识。
不如求令名,高誉流丹青。
丹青虽可慕,人命如朝露。
一身尚不存,令名亦何附。
不如齐死生,无我亦无名。
诚恐朽落时,亦与木石并。
百足既怜夔,蝮蛇复怜风。
是非百年内,展转何能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