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黄遵宪的《遣闷》
拼音和注音
shēng shēng mù yǔ xiāo xiāo qū , qù qù liú guāng tà tà gē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萧萧:1.形容马嘶鸣声2.[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3.冷落凄清的样子。
流光:1.谓福泽流传至后世。2.流动、闪烁的光彩。3.特指如水般流泻的月光。4.指如流水般逝去的时光。
去去:去去qùqù[themoreforwardyouwalk,thefartheryougo]越去越远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宋·柳永《雨霖铃》词
踏歌:(动)以重力踏步之声为节奏边歌边舞的艺术表现形式。
踏踏:1.以足踏地为歌唱的节拍。2.亦作“蹋蹋”。象声词。马蹄声;脚步声。
黄遵宪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晚清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汉族客家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原诗
花开花落掩关卧,负汝春光奈汝何!
天下事原如意少,眼中人渐后生多。
声声暮雨萧萧曲,去去流光踏踏歌。
今日今时有今我,茶烟禅榻病维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