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刘攽的《北门行》
拼音和注音
mù dào xiāo yáo yóu , bù zuò kū gǎo yǔ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逍遥:(形)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不作:不兴起;不兴盛。不耕作;不写作。方言。不能,情理上不容许。
枯槁:(形)①(草木)干枯:禾苗~。[近]干枯。[反]滋润。②(面容)憔悴:形容~。[近]枯瘦|憔悴。
逍遥游:《庄子》篇名。篇中借用大鹏和小鸠、大椿和朝菌的比喻,说明任何事物都不能超越自己本性和客观环境,主张各任其性,放弃一切大小、荣辱、死生、寿夭的差别观念,便能逍遥自在,无往而不适。后用以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游玩。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人,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原诗
慕道逍遥游,不作枯槁语。
二年客都城,卒岁厌贫窭。
乃知北门诗,圣人亦有取。
自于万事捷若机,今日已晤前日非。
五月披裘不取金,放歌会采南山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