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补庵新正三日同往山中值顾宪副

孟月逢春早,时芳欲满林。
偶同长者席,况似谷中音。
斜日下清磬,高云过客襟。
回舟傍微月,犹听隔溪吟。

作品评述

《再和补庵新正三日同往山中值顾宪副》是明代诗人施渐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孟月逢春早,
时芳欲满林。
偶同长者席,
况似谷中音。

斜日下清磬,
高云过客襟。
回舟傍微月,
犹听隔溪吟。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早晨,诗人与官员顾宪副一同登山游玩的情景。孟月指的是春季的早晨,时芳表示花朵的香气弥漫满林。诗人偶然与顾宪副一同坐在山间的席子上,仿佛如同在山谷中聆听美妙的音乐声。

斜日指的是太阳的斜照,照在清脆的磬声上。高云飘过,像是过客的衣襟一样。诗人乘船回返,在微弱的月光下,仍然能听到对岸溪水隔岸传来的吟唱声。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为主线,展现出清新自然的山水意境和宁静深远的心境。

首两句写出了春天早晨的美丽景色,用“时芳欲满林”表达了春花盛开的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诗人与顾宪副在山间相遇,坐在长者的席子上,诗人用“谷中音”来形容他们的对话声,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接下来的两句以自然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诗人的内心感受。太阳斜照下的清脆磬声和高云飘过的画面,给人一种宁静的美感。最后两句诗描写了诗人乘船回去的情景,微弱的月光下,他仍能听到对岸隔溪传来的吟唱声,这一景象增加了诗词的趣味性和艺术感。

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通过描写细腻的形象和细致入微的感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的追求。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春天早晨的美丽和宁静,同时也能够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诗词推荐

胶庠推博洽,州县著廉平。人物万夫物,山川千古英。虬髯横意气,猿臂郁功名。一掬同年泪,西风浩荡情。

用九见群龙,首能出庶物。用六利永贞,因乾以为利。四象以九成,遂为三十六。四象以六成,遂成二十四。如何九与六,能尽人间事。

三军江口拥双旌,虎帐长开自教兵。机锁恶徒狂寇尽,恩驱老将壮心生。水门向晚茶商闹,桥市通宵酒客行。秋日梁王池阁好,新歌散入管弦声。

不惜露侵衣,俱行草径微。论文尊有酒,竟日坐忘归。谁谓吾居陋,能来好客稀。林园故多暇,杖屦莫相违。

江南春起柂,秋至尚波涛。问舍才能定,呼舟已复操。行歌付浩荡,归梦得萧骚。冉冉欲何补,纷纷为此劳。

春来久无雨,都作艳阳天。天公素念民事,其忍秽良田。鞭起九渊浓睡,散作两间膏泽,生意发天然。听得老农语,大有是今年。玉堂深,金阙近,乱云烟。乾坤放眼无际,何物不鲜妍。休把圣功收敛,要使人心满慰,万事此为先。我老归农好,宜买潞河船。

老境垂垂六十年,又将家上铁头船。客留阳羡只三月,归去玉溪无一钱。观水观山都废食,听风听雨不妨眠。从今布袜青鞵梦,不到张公即善权。

九重尊贵位中人,灿灿星图拱北辰。活计四时调玉烛,家风万世运金轮。区分群象布淳化,囊括二仪怀至仁。算数不能穷寿量,南山苍翠镇长春。

千载威名文正公,忽瞻遗笏照双瞳。敢从象齿窥清裁,屡批龙鳞奋大忠。秉立定知端若植,至今犹想气如虹。舍人接武登廊庙,宜宝甘棠振祖风。

秋宇清如洗,秋宵分外长。寒鸡鸣午夜,征雁唤重阳。枫叶已全赤,菊花才半黄。不知秋几许,试与问苏郎。

吴女秋机织曙霜,冰蚕吐丝月盈筐。金刀玉指裁缝促,水殿花楼弦管长。舞袖慢移凝瑞雪,歌尘微动避雕梁。唯愁陌上芳菲度,狼藉风池荷叶黄。

海上归来,鬓毛枯似经霜草。薄田些少。茅屋园池小。三子犁锄,三妇供萍藻。村居好。兔园遗稿。是我传家宝。

吴楚封疆接,东南泽国宽。江流秋日尽,山对暮云闲。囊有离骚赋,头余骑省斑。前秋聊把酒,一笑且开筵。

竹满园林水满池,旋栽黄菊补疏篱。白云遮断红尘路,人是人非总不知。

学道深山许老人,留名万代不关身。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

大儿聪明到,青岁已摧颓。回风吹独树,吾宁舍一哀。

栖迟九月锦水行,独过草堂西出城。村树苒苒秋照白,水花漪漪江水明。溪边三重结茅屋,松萝翳羽晚雨清。往来沽酒且有客,胡为奔走不地停。四海纷然霾噎多,我忧岂但白马盟。藜藿未足饱我腹,况又一顷供耕耘。只今骑驴望八极,终日飘飘浪如许。可堪颜色太癯生,忧愁尽如篇章苦。

卧久不记日,南窗昏复昏。萧条草檐下,寒雀朝夕闻。强扶床前杖,起向庭中行。偶逢故人至,便当一逢迎。移榻就斜日,披裘倚前楹。闲谈胜服药,稍觉有心情。

尽啜情一饱,泪珠弹子重搵,背人睡也。

斗立孤城日四围,贼奴曾未慑天威。风生虎帐豺声厉,尘犯龙颜鱼服归。首揭大航遗臭在,歌流乐府旧音非。当时不慕桓文举,草满中原胡马肥。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