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子读书堂

为公相与年犹小,拾芥明经意转非。
惟有城南贤父子,读书元只为传衣。

作品评述

诗词:《陈氏子读书堂》
朝代:宋代
作者:袁说友

中文译文:
陈氏子读书堂,
朝代盛世,有一位名叫陈的孩子在书堂中读书,
为公相与年犹小,
他与同窗的小伙伴一起,虽然年纪还很小,
拾芥明经意转非。
他们捡拾着经书中的细微之处,领会其中的深意。

惟有城南贤父子,
然而,只有城南的陈家父子,
读书元只为传衣。
他们读书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承家族的衣钵。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世时期的场景,年幼的陈氏子在读书堂中与同窗们一起学习。他们虽然年纪尚幼,却能从经书中领悟到其中的深意,对知识充满渴望和理解力。然而,与其他人不同的是,陈家父子的读书目的并非追求功名利禄,而是为了传承家族的衣钵,继承家族的文化。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描绘了宋代盛世时期一个小孩子的读书场景。作者通过描述陈氏子与同窗们一起阅读和学习,展示了年轻一代对知识的热情和求知欲。诗中的"拾芥明经意转非"表达了他们对细枝末节的关注和对经书深意的理解。然而,诗末点明了陈家父子的特殊目的,他们的读书之路是为了传承家族的文化和价值观,而非功名富贵。这种对家族传统的重视和教育的理念,显示了诗中人物的高尚品质和家族责任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富有情感和思想深度的场景,展现了年轻一代对知识的追求和传统价值观的传承。它鼓励人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保持对文化传承的重视,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袁说友(一一四○~一二○四),字起巖,号东塘居士,建安(今福建建瓯)人。侨居湖州。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进士,调溧阳簿。歷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国子正、太常寺主簿、枢密院编修官、秘书丞。淳熙间,知池州(《宋会要辑稿》瑞异二之二五)。改知衢州。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由提点浙西刑狱改提举浙西常平茶盐(《金石补正》卷一一六)。二年,知平江府(《宋会要辑稿》食货七○之八三)。三年,知临安府(同上书刑法四之九○)。宁宗庆元元年(一一九五),迁户部侍郎(《宋史》卷一七五),权户部尚书。三年,爲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宋会要辑稿》职官七四之一)。召爲吏部尚书兼侍读,出知绍兴府兼浙东路安抚使。嘉泰二年(一二○二),同知枢密院事。三年,迁参知政事(《宋史》卷三八、二一三)。寻加大学士致仕。四年卒,年六十五。有《东塘集》,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二十卷。事见本集附录《家传》。 袁说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其中诗七卷)爲底本。酌校《永乐大典》残本。馆臣漏辑诗十二首,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山堂争似草堂清,俗事随人百种名。赖有四窗春茗在,瓯中时看白云生。

后土化育兮四时行。修灵液养兮元气覆。冬同云兮春霡霂。膏泽洽兮殖嘉谷。

明月下西窗,窥我席东枕。枕中梦忽破,俄然转凄凛。美人天一方,相见犹拾沈。何时引金樽?开怀笑歌饮。

王风日以降,瞻乌于谁屋?秦售十二城,赵夸如此璧。宿昔相如子,风云气绝伦。忽承赵王命,携璧西入秦。强秦尚诈术,弄璧城不入。公子怒见欺,裂眦睨柱立。全璧归赵廷,位列廉颇左。计谋日云拙,几作渑池虏。壮士岂若此,公子非真勇。暴虎复凭河,事有轻且重。两国急啮噬,璧乃

秋高,光景奇绝,与姜白石垂虹夜游,同一清致也。晴光转树,晓气分岚,何人野渡横舟。断柳枯蝉,凉意正满西州。匆匆载花载酒,便无情、也自风流。芳昼短,奈不堪深夜,秉烛来游。谁识山中朝暮,向白云一笑,今古无愁。散发吟商,此兴万里悠悠。清狂未应似我,倚高寒、隔水呼鸥

翩翩诗笔清新,百年谁识青云士。银钩瘦硬,通神白茧,乌丝名世。璞玉浑金难定价,终为良器。秋风一曲,声合太古,算惟有、知音会。天地青蝇扰扰,只依旧、岁寒苍翠。似当时、刘晏点鞭,马上钱流满地。未展经纶,米盐细故,此心如水。待锋车趣召,玉堂挥翰,草金銮制。

夜半观天象,无星定肯晴。河流兼市没,船势与楼平。未杀漂摇意,仍添飒洒声。人膏饫鱼鳖,真宰忍忘情。

真玉烧不热,宝剑拗不折。欲别崔侠心,崔侠心如铁。复如金刚锁,无有功不彻。仍于直道中,行事不诋讦。崔侠两兄弟,垂范继芳烈。相识三十年,致书字不灭。我来宣城郡,饮水仰清洁。蔼蔼北阜松,峨峨南山雪。顾生归山去,知作几年别。

离人非逆旅,有弟谪连州。楚雨沾猿暮,湘云拂雁秋。蒹葭行广泽,星月棹寒流。何处江关锁,风涛阻客愁。

一妻一妾嵌拉启,老柏苍苍蔓草青。我肯墦间求餍足,魂归不必仙中庭。

新春旒扆御翚轩,海内初传涣汗恩。秦狱已收为厉气,瘴江初返未招魂。英材尽作龙蛇蛰,战地多成虎豹村。除却数般伤痛外,不知何事及王孙。

收拾乾坤付一壶,世间无物直锱铢。醉乡旧业抛来久,更欲因君稍问涂。

四郡歌贤牧,鱼轩从隼旟。深闺无里谒,色养谨安舆。故里称家法,诸郎读父书。美哉彤史笔,三诵为欷歔。

四海李元礼,龙门多俊良。英英郭有道,一揖遂生光。画鷁凌云波,仙舟水云乡。此心徒皦皦,千里共苍苍。

良夕背灯坐,方成合衣寝。酒醉夜未阑,几回颠倒枕。

惠能铁叶漆布,瞿昙金棺茶毗。若道老君不死,未知秦失吊谁。

古语行船遇打头,此言端可作予羞。平生漫起江山兴,胜处偶为波浪留。败肉腐鱼三日醉,断芦衰柳十分秋。蒋队秀色应凋尽,造物还能借便休。

白发交游二隐沦,西庄一别几经春。雪中客有重来日,不见当年冒雨人。

独抱岁寒心,不知时有四。赤日行炎天,林下自秋至。

十五日已前,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十五日已后,只许老胡会,不许老胡知。正当十五日,会不会,知不知。风细细,日迟迟。不惜黄金为弹子,牡丹花下打黄鹂。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