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日读易

伏义三十余万岁,传者太山一毫芒。
春秋虽自鲁麟绝,礼乐盖先秦火亡。
孟轲财能道封建,孔子已不言鸿荒。
於虖易学幸未泯,安得名山处处藏!

作品评述

诗词:《元日读易》
朝代:宋代
作者:陆游

伏义三十余万岁,
传者太山一毫芒。
春秋虽自鲁麟绝,
礼乐盖先秦火亡。
孟轲财能道封建,
孔子已不言鸿荒。
於虖易学幸未泯,
安得名山处处藏!

中文译文:
伏义已经存在三十余万岁,
太山传承了一丝光芒。
虽然春秋时期的鲁国之麟已经灭绝,
礼乐之道却在先秦时期失传。
孟轲尚能理解封建之道,
而孔子已经不再谈论鸿荒。
《易经》之学幸好没有消失,
哪里才能找到名山遍布的藏匿之处!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人陆游的作品,表达了他对《易经》的钦佩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

首先,诗中提到了伏义和太山,伏义指的是《易经》中的伏羲,太山则是指《易经》的创制者之一,伏羲的传承者。陆游以“三十余万岁”来形容伏义的悠久历史,而将太山比喻为“一毫芒”,形象地表达了《易经》的重要性和其作为古代智慧的一丝光芒。

接下来,陆游提到了春秋时期的鲁国和礼乐之道的衰落。鲁国的麟是指公羊传、谷梁传等经典著作,它们在春秋时期已经失传。而礼乐之道,作为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先秦时期已经逐渐消亡。

然后,陆游引用了孟轲和孔子的名字。孟轲是孟子,他在《封禅书》中提出了封建制度的理论,而孔子则是古代中国思想家孔子,他没有详细探讨鸿荒(宇宙起源),而是更关注人间的伦理道德。通过提到孟轲和孔子,陆游表达了对古代儒家思想的敬仰和对封建制度的思考。

最后,陆游表达了对《易经》的欣慰之情。他称《易经》为“易学”,并说其“幸未泯”。这里的“易学”指的是《易经》的学习和传承。陆游希望《易经》这一重要的古代文化遗产能够得以保存,并认为它应该像名山一样遍布各地,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尊敬。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陆游对《易经》的崇敬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他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古代智慧的赞美和对传统文化的呼唤,体现了他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传统价值的珍视。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建溪玉饼号无双,双井为奴日铸降。忽听松风翻蟹眼,却疑春雪落寒江。

远念依依阙附书,还同秋水淡相于。冲云况是曾无定,几掩寒蟾出太虚。

南国有佳人,仙姿自蓬岛。龙绡照明珰,凤钗横贵宝。新妆试鸾镜,皎皎颜色好。芳年倏已笄,君子可偕老。奈何行媒弱,修言弃中道。洞房闇怊怅,琦璜结组缟。宁作钟离春,勿学姑瑶草。

轩昂头角似真龙,偃仰毛锥有许功。直等主人投笔去,定应腾踏入云中。

皇上焦劳冠百王,精求肤使惠南方。驱驰靡惮周原显,敛散尤高汉寿昌。属邑近方忧水涝,单车不复待秋凉。公余更有惊人句,为解尘怀倥偬装。

散而成章合为龙,回风混事游鸿濛。舟人上下神女供,俗妆铅粉胭脂红。

旧禅栖古越,旅榇隔新亭。社散莲犹白,吟余草自青。鸟鳷行道路,蛙产灌畦瓶。雨湿眠来石,风翻读半经。补衣荷片片,照佛火星星。听绝晨参磬,寥寥人杳冥。

山上多曲木,涧底有劲草。乃知穷达性,多随势所到。此语自梦中,景物殊浩浩。颇逢平生人,叹息老非少。独不偶贵胜,昔见非吾好。语类紫芝歌,敢不勉蹈道。孰能憔悴予,著之视同袍。

至生恰平生,一万八千日。头白无所成,唯堪伴幽逸。

海际烟收欲暮天,扁舟轻泛出芦湾。丝纶夜掷清波里,晓得金鳞不犯竿。

宋玉短墙东畔,桃源落日西斜。浓妆下著绣帘遮。鼓笛相催清夜。转眄惊翻长袖,低徊细踏红靴。舞余犹颤满头花。娇学男儿拜谢。

三月韶光画不成,寻春步屟可怜生。青芜不见隋宫殿,一种垂杨万古情。

房相西亭鹅一群,眠沙泛浦白于云。凤凰池上应回首,为报笼随王右军。

澹澹青空远,亭亭碧*重。忽惊雷雨送飞龙。欲洗玉芙蓉。稍认岩间寺,都迷壑底松。良工吮笔未形容。疑是九疑峰。

江花江草暖相隈,也向江边把酒杯。春色恼人遮不得,别愁如疟避还来。安排贱迹无良策,裨补明时望重才。一曲吴歌齐拍手,十年尘眼未曾开。

修身可用要人知,暗室孤灯敢自欺。赤口烧城市有虎,熨平寸地听群儿。

疎拙本天性,束书归旧林。世人皆失笑,泉石自知心。山柿红犹涩,池鱼静亦沉。於中观物意,吾道乐弥深。

怀玉山中旧住人,岁寒庵里坐禅身。当年未解来飞锡,今日何妨却问津。

玉殿清虚过暑天,草庐烦促念民编。外家近许迁新宅,不遣司农费一钱。

黄阁有贤图国计,皂囊无党害边功。河湟饮马无难事,一点沙尘在目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