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佘翔的《和大宗伯陈公闻倭寇遁归我师追击尽复朝鲜之地志喜韵》
拼音和注音
tài shǐ zhí xuán qiān gǔ bǐ , fú sāng tóng zhù zhuǎn tiáo yá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扶桑:(名)①古代神话中海外的大桑树,据说是太阳出来的地方。②旧时指日本。③落叶灌木,开红花,可供观赏。也叫朱槿。
千古:(名)悠久的年代:~流传。②(动)婉辞。哀悼死者留名永久(多用于挽联、花圈等的上款)。
太史:太史tàishǐ∶官名。三代为史官与历官之宅,朝廷大臣。后职位渐低,秦称太史令,汉属太常,掌天文历法。魏晋以后太史仅掌管推算历法。至明清两朝,修史之事由翰林院负责,又称翰林为太史∶指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参之太史。——唐·柳宗元《柳河东集》
铜柱: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神话传说中的天柱。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佘翔
不详
原诗
遥传上将临边日,秉钺登坛杀气销。
万虏投戈归绝域,三军奏凯彻中朝。
梯航未必来重译,杼轴何堪尽戍辽。
太史直悬千古笔,扶桑铜柱转岧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