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卯除夕和牧斋韵

又看花信小楼前,水态山容媚早年。
守岁正当宵秉烛,徂春犹爱陆居船风光梅菜俄今夕,乡井
椒花自远天。
筋力故山嗟已尽,不须营到杖头钱。

作品评述

《己卯除夕和牧斋韵》是明代程嘉燧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

中文译文:
又看花信小楼前,
水态山容媚早年。
守岁正当宵秉烛,
徂春犹爱陆居船。

风光梅菜俄今夕,
乡井椒花自远天。
筋力故山嗟已尽,
不须营到杖头钱。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象和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人再次站在小楼前观赏花朵,感叹着水的变幻和山的美丽,回忆起早年的景色。守岁之夜,他正举着蜡烛,度过寂静的夜晚,然而他依然钟爱着乡村的船和风景。

这个冬夜的风景,梅花和腌菜展现在眼前,仿佛来到了今夜。乡村的椒花香气从远处传来,似乎来自遥远的天际。诗人叹息着自己年纪渐长,身体力行的时光已经消逝,不再需要费心赚钱。

赏析:
《己卯除夕和牧斋韵》通过描绘除夕夜的景色和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展示了程嘉燧对自然和家乡情感的深厚体验。诗中的景物描写细腻而含蓄,通过对花朵、水、山、船和椒花的描绘,传递出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和情感的表达。

诗人在除夕夜守岁时,通过对乡村风景的回忆,表达了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诗中的"筋力故山"一句表达了作者年事已高,身体力行已经消逝的感慨,而"不须营到杖头钱"则传递出对物质追求的淡泊态度。

整首诗词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除夕夜的景色和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自身感受的交融,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人生的思考。这首诗词展现了明代文人的清新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诗词推荐

劲条馥卉冒仙荄,殿取东皇艳杏开。茜瓣吐须凝露态,白英粘萼晕春腮。自知此树无人指,谁问他蹊有种栽。插取瓦瓶聊补空,不期粗俗误蜂来。

月为太阴精,石亦月之类。月常寄孕于石中,事理如此何足异。天地始分判,日月各一物。既名物乃人形器,安有形器不消没。况此日与月,晓夜东西走。珠流璧转无暂停,岂与天地同长久。其为劳苦世共知,惟是月有生死时。既然须常换新者,人但不见神所为。日须天上生,月必地中产。

天一生水清之精,天三生木清之英。他清可备吾题名,不得精英未为清。颜子园中亭突兀,远横一水近三木。取其近者供所欲,太清也自生毛骨。余岂无友非岁寒,岁寒之友天数三。主人更与三者参,天合人合清相涵,四清之清俱不凡。

孔氏文章冠古今,君家兄弟况南金。为官落魄人谁问,从骑雍容独见寻。旅馆别时无宿酒,邮筒开处得新吟。黄山依旧寒相对,岂有愁思附七林。

江楼昼静春阴变,日午帘空飞乳燕。帆稀客散野岸空,隐隐遥峰望中见。

寒空暗澹风满衣,索回林薄相追随。野花班班隐乱草,暮叶翩翩辞高枝。渭水无烟但闻哭,延州筑城犹出师。四顾乾坤莽回互,溅溅洛水东南驰。

一闭香闺后,罗衣尽施僧。鼠偷筵上果,蛾扑帐前灯。土蚀钗无凤,尘生镜少菱。有时还影响,花叶曳香缯。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小坐欲更阑,斋虚神自闲。风开檐际幕,月度水南山。寒角城云满,夜渔江火还。一尊如有待,闻雁独凭阑。

手携花鼓到城根,反著麻鞋过短门。笑把柴头书古字,大家来步月黄昏。

屋檐斜入一枝低,欲为形容颇费思。萧洒花裁冰脑缀,横斜干倚斗榴垂。风浮香动更阑后,窗映枝横月转时。最是孤高难著语,只宜索笑莫言诗。

君家有二镜,光景如湛卢。或长如芭蕉,或圆如芙蕖。飞电着子壁,明月入我庐。月下合三壁,日月跳明珠。问子是非我,我是非文殊。

遥夜人何在,澄潭月里行。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外物寂无扰,中流澹自清。念归林叶换,愁坐露华生。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

我昔见君方成童,长吉才华惊钜公。人间科第不屑就,直使声名闻九重。乃翁引上凝殿,子虚不待他人荐。入直承明凡几年,天上奇书尽曾见。翩然归去大江西,二疏父子还相随。故乡分得云水地,却喜不爽渔樵期。春雨骑牛对烟草,何如振衣随龙五云表。秋霜黄独煨地炉,何如驼峰犀箸食

俯仰换世,昨梦蚁柯。故交零落,屈指无多。孔时尹任,夷清惠和。各言尔志,夫也如何。

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终怜得董庭兰。

日日南风费挽牵,江神知我意悠然。小舟随水随风住,不羡千帆上水舡。

古来宰相神仙,有谁得似东泉老。今朝佳宴,杨枝解唱,花枝解笑。钟鼎山林,同时行辈,故人应少。问功成身退,何须更学,鸱夷子,烟波渺。我自深衣独乐,尽从渠、黄尘乌帽。后来官职清高,一品还他三少。不须十载光阴,渭水相逢,又入非熊梦了。到恁时、拂袖逍遥,胜戏十洲

簿书堆案阻寻幽,想像高人物外游。自昔品题多北客,故知物象胜中州。云经乱石余膏润,烟过悬崖自去留。暂俯澄潭倚苍壁,已疑身世在鳌头。

春早城东连骑来,雨中延眺北山隈。气衔远岫朝初合,阴结重林昼未开。融雪并沾驰道柳,和风争落寝园梅。雕窗不闭朱帘卷,坐待晴光陌上回。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