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西谷院六首

稍治寻山屐,初裁半隐衣。
声声杜鹃语,犹劝不如归。

作品评述

《宿西谷院六首》是宋代诗人李新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写景抒怀的方式,描绘了作者夜宿西谷院的情景,并抒发了对归家的向往之情。

诗词中李新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将自己治理山屐、裁剪半遮衣的场景勾勒出来。他听到了杜鹃声声,仿佛在劝告他回家。这里的杜鹃声可以被理解为自然界中的一种声音,具有招引归家、回归本真的隐喻意义。

这首诗词所蕴含的诗意是对自然的感知和对归家的向往。作者身处西谷院,从他治理山屐、裁剪衣服的描写可以看出他暂时停下了脚步,静谧地感受着周围的自然环境。杜鹃的鸣叫声在夜晚中回荡,引起了作者内心的共鸣,使他更加渴望回到自己的家园。诗中的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相互映衬,表达了作者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简洁而富有表达力的语言,以及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抒发内心情感的方式,传达出作者对归家的追求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诗中的意象和隐喻巧妙地融入自然元素,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起伏和对回归本真的渴望。这种情感的表达方式具有共鸣力,引起读者对家园、归家之情的共鸣和思考。

总之,《宿西谷院六首》以简洁、抒怀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感知和对回归家园的向往之情,诗中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相得益彰,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并思考生活的本质和归属感。

作者介绍

李新(一○六二~?),字元应,号跨鳌先生,仙井(今四川仁寿)人。神宗元丰七年(一○八四)入太学,时年二十三。哲宗元祐五年(一○九○)进士,官南郑县丞。元符三年(一一○○),在南郑应诏上万言书,夺官贬遂州。徽宗崇宁元年(一一○二),入党籍。大观元年(一一○七)遇赦,摄梓州司法参军。宣和五年(一一二三),爲茂州通判。高宗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应其子时雨请,追赠一官(《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一二)。有《跨鳌集》五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三十卷(其中诗十一卷)。以上事蹟均依据本集中有关诗文。 李新诗,原集十一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跨鳌集》爲底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闻道归舟泊浅沙,篮舆出郭日初斜。新传赋咏来梁苑,旧识芝兰向谢家。遣兴只凭樽有酒,感时愁见树飞花。相逢未款还相别,回首长亭鬓欲华。

惯向青林与碧溪,幽居竹石自相宜。种成满眼花堆锦,开落如今总不知。

海上狼烽不起烟,兵戈犹记旧年前。岩居有客能招饮,肉食何人为给鲜。但得生涯类盘谷,可无风景似斜川。共寻餬口田三计较,仍办遮头屋数椽。

大明一寸光,腐草一何假。人命呼吸间,诚哉是言也。呼之曾已休,吸之尚未舍。寄问诸苦源,来者不来者。

东风一夜早春来,梅萼飘香帐殿开。旋簇五辛宜稔岁,太平无日不衔杯。

日高霞散彩,松老鹤巢枝。坏壁诗犹在,纱笼何用之。

小丑盗中原,异事古未有。尔来闾左起,似是天假手。头颅满沙场,余胾饲猪狗。天纲本不疏,贷汝亦已久。

香烟触帘不散,灯焰无风自摇。独倚蒲团寂寂,忽闻山雨萧萧。

昨日阴云满太空,眼前不见祝融峰。晚来风卷都无迹,突兀还为紫翠重。

一更船泊郓州城,城外巡军夜柝鸣。如此月圆如此客,犹能把酒到天明。

六龙骧首晓駸駸,七圣陪轩集颍阴。千丈松萝交翠幕,一丘山水当鸣琴。青鸟白云王母使,垂藤断葛野人心。山中日暮幽岩下,泠然香吹落花深。

邂逅今年得若人,翛然不染庾公尘。思幽屈子歌山鬼,语妙陈王赋洛神。初接笑谈忘老惫,熟观风度爱清真。花时飞尽频行乐,莫学衰翁睡过春。

卧龙扶汉室,跃马阨秦原。星落干戈死,山空云鸟存。昏鸦啼古戌,秋水咽孤村。愁读出师表,凄凄伤我魂。

不远夔州路,层波滟滪连。下来千里峡,入去一条天。树色秋帆上,滩声夜枕前。何堪正危侧,百丈半山颠。

徼福非所希,避祸敢不慎。富贵实祸枢,寡欲自鲜吝。疏食可以饱,肥甘乃锋刃。探珠入龙堂,生死在一瞬。何如坐蓬荜,默默观大运。

先生抱衰疾,不起茂陵间。夕临诸孤少,荒居吊客还。遗文禅东岳,留语葬乡山。多雨铭旌故,残灯素帐闲。乐章谁与集,陇树即堪攀。神理今难问,予将叫帝关。

不踏人间桃李场,要看梅花带严霜。敷成妙赋飘飘意,吐出新诗字字香。爽致青山期取友,高情春昼与俱长。苏黄不作希佳士,被褐怀珠夺月光。

为读忠臣教子碑,欲行回首重依依。纷纷车马门前过。知有几人琴鹤归。

忽看年又尽,更问夜如何。宦拙青云远,心危白发多。物情怜岁序,世路足风波。沧洲终有托,吾道未蹉跎。

梅山罨菜胜羹藜,怪见宾筵玉筹齐。大似雪堂真一酒,绝胜金谷韭蓱齏。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四级英语单词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