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东阳的《送左行人使琉球》
拼音和注音
dàn shǐ xíng náng wú yì yǐ , lǐng tóu tóng zhù bù xū biāo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薏苡:植物名。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叶线状披针形,颖果卵形,淡褐色。子粒(薏苡仁)含淀粉。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茎叶可作造纸原料。
不须:不用;不必。
岭头:山顶。特指五岭的山顶。
铜柱:铜制的支撑建筑物的柱子。神话传说中的天柱。铜制的作为边界标志的界桩。
行囊:(书)(名)出门时所带的袋子或包。
李东阳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原诗
鲸波淼淼接天遥,海国尘空瘴疠消。
贡赋远通中服地,册书元自大宗朝。
南船去日占风信,北阙归时望斗杓。
但使行囊无薏苡,岭头铜柱不须标。